基于快时模拟的广州白云机场规划四跑道空域研究.pptx
基于快时模拟的广州白云机场规划四跑道空域研究
汇报人:
2024-01-09
引言
广州白云机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快时模拟技术介绍及应用
基于快时模拟的四跑道空域规划方案
方案实施及效果预测
结论与展望
目录
引言
航空运输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航空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广州白云机场作为中国南方重要枢纽机场,面临巨大挑战。
国内外学者在空域规划、跑道容量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针对广州白云机场四跑道空域规划的研究相对较少。
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空域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空域规划将更加注重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
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研究旨在通过快时模拟技术,评估广州白云机场四跑道空域规划方案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环保性,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构建广州白云机场四跑道空域规划模型,运用快时模拟技术进行仿真分析,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性能表现。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建议和改进措施。
研究内容
广州白云机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和花都区新华街道、花东镇交界处,距广州市中心约28千米,为4F级民用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门户复合枢纽机场之一。
地理位置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拥有两座航站楼,分别为T1(中国国内及国际港澳台)、T2(中国国内及国际港澳台)共140.37万平方米;共有三条跑道,跑道长度分别为3800米、3600米、3800米;停机位220个,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0万吨、飞机起降62万架次。
规模及设施
跑道运行模式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目前采用双跑道混合运行模式,即两条跑道均可独立起降飞机,也可同时用于起飞或降落。
空域资源利用
在现有空域结构下,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空域资源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利用,但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快时模拟技术介绍及应用
原理
快时模拟技术是一种基于高性能计算平台的仿真技术,通过构建精细化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实现对复杂系统的高精度、高效率模拟。
特点
快时模拟技术具有计算速度快、模拟精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处理大规模、高维度的数据,提供实时的模拟结果和决策支持。
评估空域容量
通过快时模拟技术,可以对广州白云机场规划四跑道空域的容量进行评估,确定其最大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优化航班运行
利用快时模拟技术对航班运行进行模拟,可以发现潜在的冲突点和瓶颈,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提高航班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辅助决策制定
快时模拟技术可以为空域规划和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模拟数据和结果,辅助决策制定和调整,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某国际机场空域规划
案例一
快时模拟技术在复杂空域管理中的应用
案例二
基于快时模拟技术的空域容量评估与优化
案例三
基于快时模拟的四跑道空域规划方案
确保飞行安全
在空域规划过程中,严格遵守飞行安全标准,确保航空器在空域内的安全运行。
优化航班运行
通过快时模拟技术,对航班运行进行精细化管理和优化,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提高旅客满意度。
提升空域容量和效率
通过合理规划四跑道空域,提高广州白云机场的空域容量和运行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
根据广州白云机场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和航空运输需求,设计合理的空域布局,包括航路、航线、进离场程序等。
空域布局设计
针对四跑道运行特点,规划合理的跑道运行模式,包括独立平行运行、相关平行运行等,确保各跑道之间的安全间隔和高效利用。
跑道运行模式规划
通过快时模拟技术,对规划后的空域容量进行评估,分析空域结构对航班运行的影响,提出优化建议。
空域容量评估
航班计划制定
根据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班计划和运行数据,制定详细的航班计划,包括航班号、起降时间、机型等。
快时模拟技术应用
利用快时模拟技术,对航班计划进行模拟运行,分析航班在规划后空域内的运行情况,包括航班延误、取消、备降等。
评估结果分析
对模拟运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评估规划方案对航班运行的影响,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同时,将评估结果与现有空域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方案实施及效果预测
数据收集和处理
收集广州白云机场的历史飞行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模拟提供数据支持。预计用时2个月。
方案制定和优化
基于模拟结果,分析空域运行的瓶颈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方案,并进行多次迭代和优化。预计用时4个月。
实施和测试
将优化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审核,获得批准后进行实施和测试,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预计用时2个月。
快时模拟模型构建
基于收集的数据,构建广州白云机场的四跑道空域快时模拟模型,包括飞机起降、滑行、等待等行为的模拟。预计用时3个月。
1
2
3
通过优化跑道使用和滑行路径,减少飞机在地面和空中的等待时间,提高空域运行效率。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