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儿童行为观察记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班儿童行为观察记录
背景:自从读了幼儿园,xx家长一直反映自家孩子动手能力很差,也很懒,在家什么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也不会做,比如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自己吃饭,上厕所还要家长陪。于是在家里家长只有代替孩子做这些事情,孩子自己的事也不会做,更不要说让他们做家务了。我有点不相信,因为他们在幼儿园表现还不错,偶尔还抢着帮老师做事,帮小朋友收书、收杯子等等。为何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差别这么大呢?带着这种疑惑进行了观察。
观察时间
观察对象
杨杨
情景一
吃过午饭,大多数小朋友们都去走廊上玩具了,只见第一组桌子上是一片狼籍,还有一些吃得慢的孩子还在往嘴巴里塞着饭。见xx边吃边玩,我就过去让他赶紧吃,阿姨正在手忙脚乱地收拾残局。这时xx跑过来说:“老师我帮你擦,于是我让他一手拿着个桶盖,一手拿抹布,学着把桌子上的饭粒擦到盖子上。”他擦得很认真,然后我又忙帮着他我将抹布上的饭粒弄到桶里,让他重新去擦桌子,他干得可开心了。小谐看这他在劳动,也急忙过来要帮忙,我让她拿着扫把,学着把桌子底下
饭粒扫到铲里面,小潘拿着垃圾铲紧紧的跟着,他们俩可认真了!
情景二
xx见我在喂恬恬妹妹,在身边看着小妹妹说:“老师,我吃完饭了。”看他一脸奇怪的表情,刚开始我还不明白,后来才明白,我赶紧说:“来,大哥哥你来喂小妹妹吃饭好吗?”他开心极了,说:“好啊!”。于是他兴高采烈的拿着碗和调羹给妹妹喂起饭来。我看到他很认真的把一口饭送到妹妹嘴边,还用手去擦去小妹妹脸上的饭粒拣。看他对小朋友真热心,做事情多仔细呀!
情景三
中午小朋友吃完午饭,正准备带他们出去散步,这时我发现教室的地上多了一张用过的餐巾纸,我站在一边静静地观察:几个小朋友走过来了,我期待他们能拾起地上的纸,可是他他们却视而不见地走了过去。xx走过来了,我看着地上的餐巾纸故意大声说:“哎呀,地上有张餐巾纸。”他看了一眼地上的纸,再看看我,我赶紧表扬:“还是xx乖,不能乱扔餐巾纸的,我们该怎么办呢?”只见她弯下腰,把纸拾起来扔到垃圾桶,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并在班上表扬了他,称赞他是个环保小卫士。
情况分析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勤劳的孩子,但是由于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一切事情都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办,很少自己动手做事。是我们的家长把孩子变得什么都不会干。许多家长总认为孩子太小,与劳动无关。在幼儿园,老师教孩子自己洗手,跟老师一起把小椅子摆好,把玩具刷洗干净;回到家里,孩子也想帮助洗洗玩具、擦擦桌子,可是大人总会跟在孩子身后,见孩子要帮助却说:“去去去,别给我帮倒忙,不用你插手!”不少父母总是觉得“劳动”离自己的孩子太远,无意之中挫伤了孩子的劳动兴趣。 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帮孩子做事是自己的“本分”,帮孩子穿衣服、整理玩具、收拾床铺、喂饭,这种“全方位服务”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巨大的依赖,勤劳、自理无从谈起。
从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来看,孩子都是喜欢做事的。喜欢帮老师做事,喜欢帮小朋友做事,他还会和小朋友抢着帮老师。这些时候,便是孩子学习做事情最强烈的时候。教师应耐心地教给他们做事的方法,指导孩子做好他们想做的事,使孩子享受到“我会做”的喜悦和成就,千万不要顾虑到安全或觉得麻烦而不肯让孩子尝试,让他们错失了学习的最佳时机。对孩子来说,他的生活就是游戏,劳动,做家务也是一种游戏。要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玩具宝宝玩累了,他们要回家睡觉了,让我们送他们回家吧。”开饭的时候你可以说:“妈妈当厨师,你当服务员,请服务员帮忙把菜端出去。”当孩子感觉做家务就像玩游戏那么有趣时,他们一定会喜欢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优秀孩子培养感悟
一 开篇碎语
这篇育儿经验点滴,是应几位同事朋友的要求所作的,他们认为我在育儿方面有点成绩,希望我写点经验和感悟,供他们参考借鉴。我认为也可作笑料。
其实,我十分愿意把我的育儿经验告诉别人,因为我是教育管理工作者,也经常与别人谈起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谈起自己教育孩子所走过的路。我在这里不是想夸耀我女儿最终考上了北大,而是想表明:通过一定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把孩子培养成品行更好,素养更高的人。这也是别人对我培养孩子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我引以为骄傲的地方。
但我也发现,我并不比别人高明,有很多同事朋友的教育方法或许更好。毕竟他们大多是文化人,学士、硕士、博士,一个赛一个。更何况像样的育儿经,哪里找不到几十上百。所以我想说,我所写的,只是用我走过的路来证明各位同事朋友您现在做法的正确性,以增强您按现代教育理念和育儿方法继续做下去的信心,更大胆地走自己的路。
另外,我非常同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可以借鉴,但每个孩子各有特点,教育还得因材施教。狼爸有狼爸的狼招儿,虎妈有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