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第2版 教学课件 杨有安 陈维 曹惠雅 第七章 计算机安全.pdf

发布:2015-11-12约8.7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计算机安全 第七章 计算机安全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7.1 计算机安全控制系统 7.2 计算机病毒 7.3 反病毒软件及其应用 7.4 关于计算机黑客与防火墙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2 7.1 计算机安全控制系统 1. 计算机安全体系结构 通过对网络的全面了解,按照安全策略的要 求及风险分析的结果,整个计算机网络安全措施 应按系统体系建立。 具体的安全控制系统由物理安全、网络安全、 信息安全等几方面组成。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3 2 .计算机安全的威胁 目前Internet上存在的计算机安全的威胁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非授权访问 (2 )信息泄漏或丢失 (3 )破坏数据完整性 (4 )拒绝服务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4 3 .计算机安全的策略 为保证Internet上的计算机能相对安全的工作, 应提供一个特定的环境,即计算机安全的策略, 其内容如下: (1)威严的法律 (2 )先进的技术 (3 )严格的管理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5 4 .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实现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管理原则 和该系统处理数据的保密性,制订相应的管理制 度或采用相应的规范。具体工作如下 : ① 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该系统的安全等级。 ② 根据确定的安全等级,确定安全管理的范围。 ③ 制订相应的机房出入管理制度。 ④ 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 ⑤ 制订完备的系统维护制度。 ⑥ 制订应急措施。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6 7.2 计算机病毒 7.2.1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 一般认为,计算机病毒是一种通过磁盘或计算机网络传播, 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且具有自我繁殖 能力的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具有密码遗传、复制繁殖、潜伏暴 发和传染蔓延等功能。 计算机专家经过分析后认为:计算机病毒的危险性不仅仅来 源于可执行程序在系统中的传送,也可以表现为隐藏在数据文 件中病毒的调用,后者往往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能通过各种存储 介质把自身精确拷贝或有修改地拷贝到其他程序体内的程序。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7 7.2.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作为一种特殊的程序具有以下特征: 可生成性、隐蔽性、可传播性、潜伏性、可 激发性及破坏性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8 7.2.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危害 一、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病毒入侵系统的途径,恶性病毒 大致可分为4种 。 ①操作系统病毒 ②外壳病毒 ③入侵病毒 ④ 源码病毒 2015-6-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 9 二、计算机病毒的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