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磷铵类两性离子修饰的新型抗凝血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7-24约1.14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磷铵类两性离子修饰的新型抗凝血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血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心血管疾病、中风等疾病甚至死亡。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抗凝血材料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许多研究工作已经展开,如延长血浆的凝血时间、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和诱导血小板活化等。然而,很多抗凝血材料的功能比较单一,且存在着一些缺点,如生物相容性不佳、血液不稳定等。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 本研究将设计和合成一种新型的抗凝血材料,这种材料将采用磷铵类两性离子进行修饰。磷铵类两性离子具有独特的荷电性和亲水性,可增强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通过对材料的表面性质、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能的测试,探究这种新型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1. 合成磷铵类两性离子,在不同条件下探究其结构和性质; 2. 制备抗凝血材料,对材料进行磷铵类两性离子修饰; 3. 对修饰后的材料进行表面分析,包括表面荷电性、亲水性等; 4. 测试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如细胞黏附性、血小板活化、红细胞破坏等; 5. 测试材料的抗凝血性能,如血浆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能力等; 6. 分析结果,探究这种新型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四、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探究磷铵类两性离子修饰对抗凝血材料性能的影响,预计这种新型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血性能。同时,本研究将为抗凝血材料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五、参考文献 1. J. R. Lara-Sáez et al. Anti-thrombogenic surfaces: physicochemical, biocompatible and active anticoagulant coatings. 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 109(2013): 19-32 2. J. Di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3D-printing system for the in situ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on cellulosic wound dressing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8(2016): 27705-27712. 3. J. Liu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hosphorylcholine-modified medical devices with anti-thrombotic and anti-biofouling capabilities. Appl Surf Sci, 433(2018): 1159-117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