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doc

发布:2018-01-27约3.9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王春梅(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临沂 276005)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6-0385-03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以及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美国心理学专家乔西弗等编制的心理状况调查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79名精神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精神科护理人员对工作现状满意程度不高,特别是在工作压力、社会地位、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满意度较低,且满意度与学历、职称、岗位及工龄有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健康水平16分以下的178人中80.9%的人采取了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方式;得分16以上的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比率明显减少。结论 应根据精神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应对情况,分别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及激励机制,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精神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人员 满意度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体对其工作经历的愉悦程度,在组织研究中一直是被广泛研究的课题。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缺勤、离职、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1]。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对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尤其重要,因为他们面对的是特殊群体,从事着特殊的医疗服务。只有护理人员满意和忠诚时,有效缓解应对工作的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才会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自己的智力资本,创造性的为病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此,我们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为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临沂市两所精神卫生机构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 成立调研领导小组 由主管业务的我院领导及相关专业人员为成员组成调研组。 1.2.2 召开护理工作者代表座谈会 地点选择: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是我市具有代表性的精神卫生机构。座谈的主要内容:了解护理工作者工作、生活状况、应对方式;对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建议。 1.2.3 发放调查问卷 参考李艳丽等满意度与稳定性量表编制的构想[2],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如: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职称、学历等;第二部分为工作现状及满意度情况,从工作环境、人力资源、待遇、社会地位、工作感受等方面调查;第三部分为精神科护理人员对精神卫生工作的建议。 1.2.4 心理状况调查表:心理状况的测量采用美国心理学专家乔西弗等编制的心理状况调查表[3],该量表在我国被试中信效度较好。具体评分标准:16分以下,心理正常;16-24分,心理较为正常;24-35分,心理状况不佳;36分以上,心理状况极为不佳。 1.2.5 应对方式问卷[4]:采用肖计划和许秀峰设计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主要包含6个维度: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1.2.6 发放范围:临沂市两所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为保证问卷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正式调查之前进行了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为评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统计分析之前,对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分析,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和较高的可靠性,同时调研组成员对调查问卷工作进行督导和质控,确保问卷准确、及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漏答等问卷21份,得到有效问卷279份,有效应答率93%。性别:女性268人(96%),男性11人(4%);年龄20-59岁,其中20-29岁108人,30-39岁88人,40-49岁51人,50-59岁32人。学历:硕士研究生1人(在管理岗位)(0.035%),本科(包括第二学历)110人(39.4%),专科119人(42.91%),中专或高中及以下的40人(17.92%);职称:高级职称1人(0.035%),副高级职称31人(其中12人在管理岗位)(11.11%),中级职称83人(29.74%),初级职称164人(58.78%);岗位:在临床一线249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