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版农业贷款担保免责合同示范文本.docx

发布:2025-04-04约4.65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甲方:XXX乙方:XXX20XXCOUNTRACTCOVER专业合同封面RESUME

甲方:XXX

乙方:XXX

20XX

COUNTRACTCOVER

专业合同封面

RESUME

PERSONAL

2025版农业贷款担保免责合同示范文本

本合同目录一览

1.定义与解释

1.1定义

1.2解释

2.合同主体

2.1出借人

2.2借款人

2.3担保人

2.4债务人

3.贷款金额与期限

3.1贷款金额

3.2贷款期限

4.贷款用途

4.1贷款用途范围

4.2贷款用途限制

5.还款方式

5.1还款时间

5.2还款方式

6.利息与费用

6.1利息计算

6.2费用计算

7.担保责任

7.1担保范围

7.2担保方式

8.担保期限

8.1担保期限起算

8.2担保期限终止

9.免责条款

9.1免责条件

9.2免责范围

10.违约责任

10.1违约情形

10.2违约责任

11.争议解决

11.1争议解决方式

11.2争议解决机构

12.合同生效与解除

12.1合同生效条件

12.2合同解除条件

13.合同变更与补充

13.1合同变更程序

13.2合同补充条款

14.其他

14.1合同附件

14.2合同签署与生效日期

第一部分:合同如下:

第一条定义与解释

1.1定义

本合同中,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下列术语的定义如下:

(1)“本合同”指本《2025版农业贷款担保免责合同示范文本》。

(2)“出借人”指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或个人。

(3)“借款人”指从出借人处取得贷款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4)“担保人”指同意为借款人的贷款提供担保的个人或法人。

(5)“债务人”指借款人及担保人。

(6)“贷款金额”指借款人从出借人处实际获得的贷款本金。

(7)“贷款期限”指借款人按照本合同约定应归还贷款本金的期限。

(8)“贷款用途”指借款人使用贷款的具体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9)“还款方式”指借款人按照本合同约定偿还贷款的方式。

(10)“利息”指借款人按照本合同约定支付给出借人的贷款利息。

(11)“费用”指借款人在贷款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其他费用。

1.2解释

本合同中的术语如无特别说明,均应按照本合同及附件中的定义进行解释。

第二条合同主体

2.1出借人

出借人应为依法设立并取得贷款业务许可的金融机构,或者具备合法贷款资格的个人。

2.2借款人

借款人应为在中国境内合法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个体经营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2.3担保人

担保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或法人,且担保人有能力履行担保责任。

2.4债务人

债务人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债务人对贷款本息和费用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第三条贷款金额与期限

3.1贷款金额

贷款金额由出借人与借款人根据实际需求协商确定,不得超过借款人实际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量。

3.2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和贷款用途确定,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四条贷款用途

4.1贷款用途范围

贷款用途限于借款人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具购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研发等。

4.2贷款用途限制

借款人不得将贷款用于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如股票、期货、房地产投资等。

第五条还款方式

5.1还款时间

借款人应按照本合同约定的还款时间表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5.2还款方式

借款人应通过银行转账、现金支付或其他双方约定的方式进行还款。

第六条利息与费用

6.1利息计算

贷款利息按年利率计算,利率水平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6.2费用计算

借款人在贷款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如评估费、保险费等,由借款人承担。

第七条担保责任

7.1担保范围

担保人应对借款人未按时偿还的贷款本息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7.2担保方式

担保人可以采取保证、抵押、质押等方式提供担保。具体担保方式由双方在合同中约定。

第八条担保期限

8.1担保期限起算

担保期限自贷款发放之日起计算,至借款人全部清偿贷款本息之日止。

8.2担保期限终止

担保期限在借款人提前偿还全部贷款本息或合同解除时终止。

第九条免责条款

9.1免责条件

(1)因不可抗力导致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且担保人已提供相应证明。

(2)借款人已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还款义务,但出借人未按约定放款。

(3)借款人因经营不善导致亏损,但已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状况。

9.2免责范围

免责范围限于借款人未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担保责任,不包括其他违约责任。

第十条违约责任

10.1违约情形

(1)借款人未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2)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3)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重要事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