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代号:
某某某省工程咨询评审中心
二○○七年八月
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法人代表: 主 任 高级经济师
审 批: 副主任 高级工程师
审 核: 代总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研究员级高工
编制人员: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编制单位:某某省工程咨询评审中心
咨询证书编号:工咨甲
二○○七年八月
目 录
总论………………………………………………………………………1
新建工业对除尘系统的要求……………………………………………6
除尘工艺…………………………………………………………………9
电气及生产过程自动化…………………………………………………20
建筑与结构………………………………………………………………22
消防………………………………………………………………………23
环境保护…………………………………………………………………24
职业安全卫生……………………………………………………………24
企业组织与管理…………………………………………………………25
建设计划进度设想………………………………………………………26
投资估算…………………………………………………………………27
技术经济分析……………………………………………………………29
附表:
附表1:经济评价指标汇总
附表2:现金流量表
附表3:利润表
附表4:资产负债表
附表5: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6:回收物料及直接成本估算表
附表7: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附表8: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1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背景
1.2.1 公司概况
某某山某某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地处某某某省东部,某某山市与福利屯(集贤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之间,双---福公路一侧,距某某山市6公里,距福利屯2公里(详见附图1.行政区域位置图)。厂界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地势较平坦,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区占地面积15.11万平方米。
公司始建于1958年,1999年完成股份制改造,由国有转为民营,是某某某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民营科技型建材企业,2001年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安邦河”牌42.5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某某某名牌产品”、“某某某省免检产品”。通过2001年和2004年两次大的改造,现有φ3.0×46.0m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窑,φ2.8/2.5×41.0m五级旋风预热器窑外分解窑,已成为二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产品销售市场范围在某某某省东部地区,达4.82万平方公里,最大辐射半径550公里。
公司现有员工943人,其中:技术人员147人,有一支善经营、懂管理、讲实干的专业型人才队伍。厂区道路与厂外公路相通,有自备铁路专用线,交通运输十分便利。有自给原材料的石灰石矿山基地,给、排水以及工程地质自然条件良好;煤、电能源供应有可靠保证。资产总额23128万元,固定资产14168万元,资产负债率59.88%。
1.2.2 项目建设目的意义
(1)改善车间厂房内的作业环境及厂区和周边环境。
(2)消除烟尘使烟气排放达标。
(3)淘汰落后的收尘设备和生产工艺,采用国内先进的袋式脉冲除尘和电除尘器。
(4)回收粉尘、降低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降低排放、美化环境,杜绝对大气的污染,争取零排放。
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已有文件明确规定:要求做好建材行业环保准入工作,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不准入,同时现行获得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粉尘排放、大气污染、噪音及废水排放必须达到《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及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为此本公司要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保工作必须同步跟上,企业才有立足之地,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也改善厂区的环境和车间作业环境,减少污染和粉尘排放,使烟尘和粉尘排放达标,使企业的生产管理与国际水平接轨。
本企业是由国有老企业改制设立的,收尘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虽然有除尘设施,但已不能满足目前生产需要和环保要求,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改造,才能确保烟尘达标排放,才能保证不对大气造成污染。
本企业由于除尘设备不能发挥正常效果,每年生产投入量和产出量都要考虑外排损失,仅生料系统外排损失0.8%、烧成系统排放损失1.0%、制成系统排放损失1.2%、包装系统排放损失0.5%,也就是说,生产100吨生料将有0.8吨生料排放、生产100吨熟料将有1.0吨熟料损失、生产100吨水泥从制成到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