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doc

发布:2019-12-07约1.8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年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3、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培养我们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教学时间安排:共1课时 过程设计 : 一、 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观察课本64页的两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举例:你能举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图像放大和缩小的问题吗?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动手试一试:同桌讨论 用你准备好的火柴棒摆两个正方形。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从左向右看怎么样?从右向左看怎么样? 2、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 把左边正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 ( ) 把L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就是 ( )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1、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完全相同图形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放大或缩小图形 2、画图的步骤。 ①、弄清楚是把图形放大或缩小。   ②、确定图形每条边应画多长。 ③、确定图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 1、图形放大或缩小后,( )没有变,( )有变化 2、正方形各边长3厘米,放大到原来的2倍后,正方形的边长为( )厘米。 3、长方形的长为9厘米,宽为6厘米,把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后,长为( )厘米,宽为( )厘米。 课后反思: 第二部分: 比例尺 第1课时 比例尺 学习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我们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点难点: 1、认识比例尺 2、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 共2课时 过程设计 : 一、 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自己动手把68页第一题做在书上。看看有什么发现。算一算图上的长度和实际长度的比值是多少? 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即比例尺 二、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认真观察三峡库区平面图。同桌讨论这里的比例尺1:4600000表示什么意思? 2、看下图比例尺表示什么意义? 比例尺 书店 学校 10 20㎞书店 小红家 邮局 计算一下小红家到邮局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3、比例尺可分为( )和( ),它们之间怎样转化? 三、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 =比例尺。 1、比例尺是距离的比,不是面积的比,比例尺的前项是图上距离(分子),后项是实际距离(分母)。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否则比例尺无意义。  3、比例尺前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缩小;比例尺后项化简为1,是将实际距离放大。 四、清理过关,效果检测: 1、比例尺1:4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 )㎝,也就是( )㎞。 2、 0 20 40km 是(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厘米或( )米或( )千米。把它改成数字比例尺是( ) 3、在1: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4、把比例尺1:3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 5、比例尺1:100和100:1一样吗?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比例尺(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注意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