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管理与制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 件 名 称
Document Name
废弃物管理制度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职 务 签 字 日 期 拟 制审 核批 准
目的
用适用于本公司在办公、生产、运输、库存等运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
职责
生产部负责车间、工艺过程产生的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对低温液体或气体采取集中安全的排放措施。
维修部门负责负责本部门产生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及日常清理,监督在公司施工的单位和个人产生废弃物的规范处理,日常办公产生的生活废弃物及少量电池、灯管、墨盒、硒鼓、色带等危险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存放及日常清理,负责所有废弃物最终的委外处理,对危险污染废的弃物处理单位的资质审核,并与其签定相关处理协议。
各部门人员负责本部门的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并依据本制度进行处理。
安全环保责任人负责对废弃物管理的监督,并对废物处理跟踪记录在案。
定义
废弃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也包括液态废物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危险废弃物:生产、实验,测试等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废弃物。包括:废药品、废有机溶剂废物、涂料废物、易燃废气废液、废酸碱、含有害重金属废物及上述物质的包装物等。
内容
5.1废弃物的分类说明:
危险废弃物:废包装物、防毒面具废配件(滤棉、滤盒)、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废清洗溶剂、报废涂料、油漆和其他沾有油漆的废弃物、废试样试剂罐、酸碱废液、废电池、废硒鼓油墨、色带、废灯管、沥青渣、石棉制品、废机油柴油、废胶卷、有污染的制冷剂,废水处理污泥,高含量氧氮氩等有爆炸或窒息危险的废气和废液等。
可回收废弃物:废弃金属、塑料零部件、废纸张、无害废包装物,电子器件,玻璃等。
一般废弃物:某些办公消耗品、布面制品,其他生活垃圾等。
5.2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对废弃物处置前,不能随便乱放,必须放置安全地方进行妥善保管。
剧毒废弃物的处置,必须先与当地公安或环保部门协商,确定解决办法。
各部门根据分类在本部门现场放置废弃物收集点,并作好明确标识;并根据废弃物的种类、数量,配置三种颜色的收集桶(绿色标识:可回收废弃物;黄色标识:一般废弃物;红色标识:危险废弃物)公司全体员工应按分类,将废弃
5.4.1.5生活污水排放控制
生活洗手水槽应有滤网防止异物进入水管而堵塞管道。
现场厕所一律采用水冲式厕所
在冲洗完物品后关紧水龙头防止水外溢。
室内室外自来水管道实行定期检查以防止泄漏
视需要向当地环保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对监测的结果应保存;负责对监测发现的不符合,下发整改通知单,并督促有关责任单位予以实施。
5.5粉尘及废气
工程师负责制定合理的氧乙气瓶的布置方案,并通过审核,焊接人员按照方案要求予以实施。
焊接人员在氧乙气瓶及其系统投用前应用压缩空气进行检漏。
焊接人员氧乙气瓶区域应挂警示牌,并配置相应消防设施。
焊接工程公司在焊接人员及其系统的投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其投用情况,如有漏点,及时隔绝系统并进行消漏。
对焊接人员发生大量泄漏时,焊接人员和工程师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或运行人员应对现场进行施工废气排放,生产过程废气排放情况检查,发现问题开出不符合项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对生产过程中的易燃易爆窒息危险的废气集中排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技术,和防护用具等。
对于危险性用气、粉尘和有毒有害作业,相关专业应认真识别与自查并佩戴氧分析仪,并制定相应技术措施和应急措施。如有意外发生,及时按应急措施处理。
安全人员或工程师负责废气排放点或泄漏点的日常监视与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安全人员或工程师负责对产生粉尘、烟气和其他废气的作业或生产项目进行管理,联系安全主管做废气排放的日常监视工作,制定相应的技术控制整改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等,并保留记录。
安全人员负责现场主要施工道路的清扫及洒水工作,避免因车辆通行引起的大量粉尘,造成空气中局部悬浮物浓度过高
用压缩空气吹扫设备和管道时,相关专业视需要应采取隔离措施,并挂出警示牌,对有可能受到二次污染的设备应予以保护,清扫人员应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
仓储人员负责对袋装水泥、白灰,沙粒,珠光砂等易飞扬的细颗粒粉状材料进行库内存放,室外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防止扬尘。
仓储人员应对水泥、白灰,沙粒,珠光砂存储地定期检查,运行或工程师日常检查各冷箱,有无珠光砂等泄露现象并采取措施封堵,如泄露,在泄流区域及时用水冲洗地面。
对散装水泥、白灰,沙粒,珠光砂等细颗粒粉状材料,应存放在固体容器内,没有固体容器时,应设封闭式专库存放,并具备可靠的防扬尘措施。
运输水泥、白灰,沙粒,珠光砂等细颗粒粉状材料时,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造成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