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咨询主动介入环节的探究.pdf
教育论坛科学咨询第期总第期
04(802)
中学生心理咨询主动介入环节的探究
陈江
(陕西理工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COVID-19疫情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心理咨询在中学备受重视。但是,
由于中学生心理特征的复杂性及社会、学校等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偏差,很大一部分中学生在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
下,仍未及时主动地走进心理咨询室求助。因此,探究中学生心理咨询主动介入环节在中学生正式心理咨询之前的
应用,将对中学生心理咨询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主动介入
一、中学生心理咨询主动介入的背景这是其三。社会、学校、家庭主流舆论对心理咨询的误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解,特别在中学生个体集中的学校,作为学校主导者的
都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一般只在有条件的家庭与学成人群体对心理咨询的错误认识,常常在整个学校环
校才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境中营造出“心理问题即为‘心里有病’”的刻板印象,
心理咨询也理所当然地被忽视了。即使在学生学业压这使有心理咨询需要的中学生个体在学校文化、班级
力过载、课余时间少而造成其精神生活缺乏、社交活动文化之中被异化。学生为了防止自己被异化而偏离群
不足,进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时,体,便会隐瞒自己的心理问题,给应该及时进行的心理
心理咨询仍未受到重视。咨询造成巨大阻碍。心理咨询在社会、学校被污名化,
COVID-19疫情以来,由学业压力、情绪问题、社对心理问题个体产生消极影响以及由消极观念引发的
交缺乏、教学形式网络化转变等原因导致的中学生心非客观认知、负面情绪、歧视性评价,甚至非理性的道
理问题集中爆发,使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形势德评判等,严重影响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后的求助意
更加清晰地凸现在社会公众面前。从社会到学校,从教愿与求助方式。这是显然得不到社会心理支持时产生
育主管部门到学校管理层,都不得不正视其严峻形势的逃避行为。
的情况下,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二)中学生对心理咨询认识偏差
二、中学生心理咨询的现状剖析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感特征、人际关系环境等
目前,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学生个体无论是走进学因素来看,中学生遭遇心理问题时拒绝求助或被动求
校心理咨询中心还是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人数都有大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幅增加。但有很大比例需要心理咨询帮助的中学生个1.心理健康知识缺乏。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匮乏,
体仍未能从容、自觉、及时地走进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或导致其陷入心理问题困扰时,通常难以认清自身问题,
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大致有以下原因:难以预见其不良后果,导致其求助愿望不强。与此同
(一)中学生心理咨询环境污名化时,当中学生发现同伴在较长时间内身心状态不佳时,
由于当前社会、学校及家庭的文化认识中仍存在由于缺乏相关知识经验而难以判断其问题的性质,一
大量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偏差,以及社会、学校及家庭关般仅当做普通的情绪不良来对待,常常延误心理问题
于中学生心理问题介入机制不健全,中学生主动走进心个体接受心理咨询的时机。
理咨询机构需要克服普遍观念上的压力,这是其一。2.学业压力大。由于中学生处于学业压力较大的
长期以来,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机制不健全、程序不规特殊时期,大多数中学生感受到自身身心状态的问题
范,如保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存在,对中学生出现心后,通常难以集中时间与精力来解决问题。除此之外,
理问题后的主动求助产生消极影响,这是其二。由诸多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