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地下交通系统规划地下停车场.pptx

发布:2021-08-28约1.2万字共10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4 地下停车场规划设计; 停车问题是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静态交通问题。静态交通是相对于动态交通而存在的一种交通形态,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对城市中的车辆来说,行驶时为动态,停放时为静态。 停车设施是城市静态交通的主要内容,包括露天停车场、各类停车库、候车库、储备车库等。因此,随着城市中各种车辆的增多,对停车设施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出现城市停车问题,俗称“停车难”问题。 从总体上看,城市停车问题主要表现在停车需求与停车空间不足的矛盾、停车空间扩展与城市用地不足的矛盾上。; 城市中车辆的增多,如果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并且没有超过城市空间理论容量所能容纳的限度,就是正常现象,由此而直接导致的停车空间需求量的增长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研究两者的关系时,应当考虑三种情况。一是车辆的停放时间一般比行驶时间长得多,也就是说,城市中的车辆大部分牌停放状态;第二个情况是不论采取何种停放方式,都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即停车车位和进出车位所需的行车通道所需要的空间,这个空间的面积比车辆本身的水平投影面积要大2~3倍。第三是1辆车需要的停放空间不只一处,因为除车辆的所有者需要一定每的停车空间外,在其驾车出行的过程中还需要停放,而且可能不只一次,前者为专用停车,后者为公用停车(或称社会停车)。; 以上三种现象的综合表现就是城市停车设施的增长常常落后于车辆的增长,和城市停车问题的解决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当城市中汽车还不太多时,道路相对比较宽裕,在路边停车既简单方便,也不需要交费。但是当车辆多到一定程度时,原有道路为车辆行驶已悄敷使用,若一部分道路面积被停放的车辆所占用,则动态交通状况将更为恶化。; 为了继续扩大城市停车空间,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是发展机械式多层汽车库,这种汽车库因只需停车位而不需行车通道和进出坡道,停放1台车所需建筑面积比自走式(坡道式)汽车库小得多,而且层数不受限制,故可用最少的占地获得尽可能多的停??位。 第二个措施是在城市立体化再开发过程中,使相当一部分停车设施地下化。;解决城市停车问题的途径; 地下汽车库的主要优点有三个方面: 首先,停车容量受到的限制较小,可以在地下空间相当狭窄的情况下提供大量停车位; 其次,汽车库位置受到的限制较小,有可能在地面空间无法容纳的情况下满足停车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要求,这一点在容积率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尤为重要; 第三,节省城市用地,地下汽车库的出入口、通风口等虽也需要在地面上占用一些土地,但数量较小,一般不超过其总面积的15%。 此外,节省用地还有经济上的,因为在地价昂贵地区,在地现面即使有地可用,经济上也是不合理的,如果建在地下不需土地费或只需少量补偿费,则可以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满足城市的停车需求。; 地下汽车库也有其局限性,主要在于造价高和工期长。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局限性可到克服;另一方面,在土地价格十分昂贵的条件下,如果能充分发挥地下停车设施的综合效益,完全有可能比在地下上建多层汽车库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对于地下停车的经济可靠性问题,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8.4.1 概述;;; 法国巴黎1954年开始规划了深层地下交通网,其中有41座地下车库,总容量为5.4万辆。;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的地下停车场多为400辆以下规模。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几个大城市共有公共停车场214座,总容量44208辆,其中地下75座,容量21281辆,占总数48%,到1984年又建了75座。;我国的地下停车场建设大致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主要以“备战”为指导方针建了一些专用车库,并保证平时使用,如湖北省建造了可停放5t载重车38辆的车库,总建筑面积3861.9 m2。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路面经常被用来停车。 ;; 2.地下停车场的特点 1)提供车位多,节约地面空间,经济效益显著。 洛杉矾市波星广场的3层地下汽车库容量达2150台,地面为公园、水池。 2)地下汽车库位置受限较小,能在地面无法容纳下满足停车的合理服务半径。 3)解决机动车停车难的问题。 4) 综合效益明显,安全、可靠、不影响城市交通。地下停车设施在社会、环境、防灾等发挥综合效益。地下汽车库与地下商业设施综合布置,以商业高利润弥补停车收入的不足。 如城市广场、公园的地下公用汽车库为城市保留较大开敞空间、公共绿地。 瑞士地下公用汽车库按战时转换为公共人员掩蔽所设计,较高防护、生活标准。 ; 5)地面车库与地下车库造价之比1:2.6~1:2.8,投资回收期约16年。 如地面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