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过渡元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3-6 铜族元素
13-6-1 铜族元素概述
一、铜族元素通性
1.价层电子构型为(n-1)d10ns1,氧化数有+1、+2、+3,铜、银、金最常见的氧化数分别为+2、+1、+3 。
2.铜族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极化力,本身变形性又大, 所以它们的二元化合物一般有相当程度的共价性。
3.与其它过渡元素类似,易形成配合物。
二、铜族元素单质
1.它们的密度大,都是重金属,其中金的密度最大,为19.3g·cm-3。
2.硬度小、有极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金更为突出,
3.导热、导电能力极强,尤以银为最,铜是最通用的导体。
4.铜、银、金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
5.铜、银、金的化学活泼性较差。
铜:在干燥空气中铜很稳定,有二氧化碳及湿气存在,则表面上生成绿色的碱式碳酸铜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金:在高温下唯一不与氧气起反应的金属,在自然界中仅与碲形成天然化合物(碲化金)。
银:在室温下不与氧气、水作用,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氢、氮或碳作用,与卤素反应较慢,但即使在室温下与含有H2S的空气接触时,表面因蒙上一层Ag2S而发暗,这是银币和银首饰变暗的原因。
4Ag + 2H2S + O2 ─→ 2Ag2S + 2H2O
铜、银 不溶于非氧化性稀酸,能与硝酸、热的浓硫酸作用:
Cu + 4HNO3(浓)─→ Cu(NO3)2 + NO2↑+ 2H2O
3Cu + 8HNO3(稀)─→ 3Cu(NO3)2 + 2NO↑+ 4H2O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2H2O
2Ag + 2H2SO4(浓) ─→ Ag2SO4 + SO2↑ + 2H2O
Ag + 2HNO3(65%) ─→ AgNO3 + NO2↑+ H2O
金不溶于单一的无机酸中,但金能溶于王水(浓HCl:浓HNO3 = 3:1的混合液)中:
Au + HNO3 + 4HCl ─→ H[AuCl4] + NO↑ + 2H2O
而银遇王水因表面生成AgCl薄膜而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13-6-2 铜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 CuO和Cu(OH)2
CuO它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CuO的热稳定性很高,加热到1000℃ 才开始分解为暗红色的Cu2O: 4CuO 2Cu2O +O2
Cu2+ + 2OH- ─→ Cu(OH)2↓
Cu(OH)2CuO + H2O
Cu(OH)2显两性(但以弱碱性为主),
Cu(OH)2 + 2H+ ─→ Cu2+ + 2H2O
Cu(OH)2 + 2OH- ─→ [Cu(OH)4]2-
[Cu(OH)4]2-配离子可被葡萄糖还原为暗红色的Cu2O:
[Cu(OH)4]2- + C6H12O6 ─→ Cu2O↓ + C6H12O7 + 4OH- + 2H2O (葡萄糖) (葡萄糖酸)
医学上用此反应来检查糖尿病。Cu(OH)2也易溶与氨水,生成深蓝色的[Cu(NH3)4]2+。 2.Cu2O对热很稳定,在1235℃熔化也不分解,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稀酸,并立即歧化为Cu和Cu2+:Cu2O + 2H+ ─→ 2Cu+ + Cu↓+ H2O
与盐酸反应形成难溶于水的CuCl:
Cu2O + 2HCl ─→ 2CuCl↓(白色)+ H2O
此外,它还能溶于氨水形成无色配离子[Cu(NH3)2]+
Cu2O + 4NH3 + H2O → 2[Cu(NH3)2]+ + 2OH-
但[Cu(NH3)2]+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的[Cu(NH3)4]2+:
4[Cu(NH3)2]+ + O2 + 8NH3 + 2H2O → 4[Cu(NH3)4]2+ + 4OH-
Cu2O主要用作玻璃、搪瓷工业的红色颜料。此外,由于Cu2O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它和铜制造亚铜整流器。
CuOH极不稳定,至今尚未制得CuOH。
盐类
(1)氯化亚铜(CuCl)
在热的浓盐酸溶液中,用铜粉还原CuCl2,生成[CuCl2]-,用水稀释即可得到难溶于水的白色CuCl沉淀:
Cu2+ + Cu + 4 Cl- ─→ 2[CuCl2]-(无色)
2[CuCl2]- 2CuCl↓ + 2Cl-
总反应为: Cu2+ + Cu + 2Cl- ─→ 2CuCl↓
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氯化羰基亚铜[CuCl(CO)]·H2O,此反应在气体分析中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的含量。在有机合成中CuCl用作催化剂和还原剂。
(2) 氯化铜
铜(Ⅱ)的卤化物中,只有氯化铜较重要。无水氯化铜(CuCl2)为棕黄色固体,可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它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为由CuCl4平面组成的长链(如图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