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pdf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
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
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
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加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知识,小朋
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
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和1先加起来得10,10
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臧起了“1”擦(掉1”),只剩下和
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
习这样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
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个,盒
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
板书:4)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4
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
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
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个和1个合成10个,
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在算式
—出思维线路图:??
(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
凑成10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
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
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
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不但爱学习,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
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
算?
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
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
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问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
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习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
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