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版钢结构课后题答案第六章..doc

发布:2017-01-17约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1 有一两端铰接长度为4m的偏心受压柱,用Q235的HN400×200×8×13做成,压力设计值为490kN,两端偏心距相同,皆为20cm。试验算其承载力。 解(1)截面的几何特征:查附表7.2 (2)强度验算: (3)验算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b/h=200/400=0.50.8,查表4.3得: 对x轴为a类,y轴为b类。 查附表4.1得: 构件为两端支撑,有端弯矩且端弯矩相等而无横向荷载,故 (4)验算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查附表4.2得: 对y轴,支撑与荷载条件等与对x轴相同故: 由以上计算知,此压弯构件是由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控制设计的。 轧制型钢可不验算局部稳定。 6.2 图6.25所示悬臂柱,承受偏心距为25cm的设计压力1600kN。在弯矩作用平面外有支撑体系对柱上端形成支点[图6.25(b)],要求选定热轧H型钢或焊接工字型截面,材料为Q235(注:当选用焊接工字型截面时,可试用翼缘2—400×20,焰切边,腹板—460×12)。 解:设采用焊接工字型截面,翼缘焰切边,腹板—460×12, (1)截面的几何特征, (2)验算强度: 因为:,故可以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3)验算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 查表4.3得:对x、y轴均为b类。 查附表4.2得: 对x轴为悬臂构件,故; (4)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验算: 查附表4.2, 构件对y轴为两端支撑,有端弯矩且端弯矩相等而无横向荷载,故取 此压弯构件是由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控制设计的。 (5)局部稳定验算 (负号表示拉应力) 由表6.3得: 腹板: 翼缘: 满足。 6.3 习题6.2中,如果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支撑改为如图6.26所示,所选用截面需要如何调整才能适应?调整后柱截面面积可以减少多少? 解: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支撑间距减小一倍,因此可将原翼缘变窄,可选用翼缘,腹板500×12的焊接工字型截面。 截面几何特征 强度验算: 因为:,故可以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3)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验算: , 查附表4.2得 对x轴为悬臂构件,故 (4)弯矩作用面外的稳定验算: 因上半段和下半段支撑条件和荷载条件一致,故: 查附表4.2得 构件对y轴无论是上半段、还是下半段均为两端支撑,在弯矩作用平面内有端弯矩且端弯矩相等而无横向荷载,故, (5)局部稳定验算: (负号表示为拉应力) 腹板: 翼缘: 满足 截面面积减少了: (选用翼缘,腹板500×10的焊接工字型截面也可满足要求。面积才194cm2、更省。) 6.4 已知某厂房柱的下柱截面和缀条布置如图6.27所示,柱的计算长度l0x=29.3m,l0y=18.2m,钢材为Q235钢,最大设计内力为N=2800kN,Mx=±2300kN?m,试验算此柱是否安全。 解: 截面几何特征:分肢1(2): 整截面: 斜缀条的稳定: 由于型钢I63a的翼缘厚度为22mm16mm; 故 假想剪力 缀条内力及长度: 缀条采用∟,单角钢 ,为斜平面,故杆件计算长度为0.9l。即: 根据表4.3,截面为b类, 查附表4.2得: 单角钢单面连接的设计强度折减系数为: 验算缀条稳定: 横缀条稳定:(由于横缀条截面与斜缀条一样,可不验算。) 查附表4.2得: 符合要求 验算弯矩作用面内的整体稳定: 换算长细比: 查附表4.2得 假设是有侧移结构: (4)验算分肢的稳定: 最大压力 b/h=176/6300.8,查表4.3得: 对y轴为a类,x1轴为b类。 查附表4.2得: 查附表4.1得: 但(213.6-205)/205=4.2% 分肢稳定基本满足 由于分肢为热轧型钢,故无局部稳定问题。 可以认为此柱安全。 6.7 图6.29的天窗架侧柱AB,承受轴心压力的设计值为85.8kN,风荷载的设计值w=±2.87kN/m(正号为压力,负号为吸力),计算长度l0x = l =3.5m,l0y=3.0m。要求选出双角钢截面。材料为Q235钢。 解:选用∟,长肢相连,净距a=6mm。 截面几何特征: ; ; 强度验算: 查表5.1, 由于可正、可负,故由产生的应力可使翼缘压应力增大(或减少)、也可使腹板压应力增大(或减少)。即: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且腹板边缘起控制作用。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验算: 查附表4.2得: 有端弯矩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且产生同向曲率,故。 由前可知,腹板起控制作用,所以: 还应验算腹板是否可能拉屈: (4)验算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 绕对称轴的长细比应取计入扭转效应的换算长细比,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