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栽施工技术措施探究.doc

发布:2017-09-04约2.8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园林工程中大树移栽施工技术措施探究摘要: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大树移栽是一项消耗大且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大树的再生能力比幼龄树要弱的多,成活率低,养护难度也远远大于树龄小的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重点对风景园林工程中的有关大树移栽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园林;大树移栽;施工技术; 大树移栽技术具有难度高、耗时多、成本大等特点。植物移栽后若成活不了,肯定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它对风景园林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成活率是大树移栽的关键所在。在整个的移栽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个施工环节,必要时应该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以防止成活率的降低。从长期的施工过程中看出,想不断提高新植大树的成活率就必须要与相关的施工技术相结合。具体做法如下。 一、前期准备 1、树木准备:通常情况,树木调集需坚持“就近原则”,这样可避免树木离地过久、苗木成活率降低等情况的发生。在挖取大树过程中必须要对根部的损伤及时处理,不仅要对平伤口修剪,还要采取杀菌剂对伤口消毒处理,可选的杀菌剂包括百菌清、甲基托不津、代森锰锌等。苗木起挖前,必须进行修枝摘叶处理,以减少苗木水份的流失。 2、挖穴:乔木类植物的树穴的开挖一般需要提前做好施工准备。树穴的大小和深浅通常要参照树木的规格、土壤的土质、坡度的大小、地下水位的高低、土层的厚薄等不同情况来确定。为了防止根系扩展受阻,定植坑穴的上口与下口的大小必须保持一致,不能出现锅底状。开挖出的表土、土心要分开堆放,对于出现的废弃物和或者垃圾应该及时处理,如果土壤污染严重则必须更换新的土壤种植。若下层底出现白干土层,就应该换土改良,否则将会影响树木的根系生长发育。 3、补充底肥:施肥时,应按照树穴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底肥的用量,一般每穴应该控制在 10kg。底肥铺在穴底后,再铺上20cm 厚的泥土,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新植树木的根系不与底肥直接接触,同时也避免因肥料发酵而烧根。 4、检疫:要想对虫害实施有效处理,则必须要限制虫害的蔓延和扩散,尤其对外省市或境外引进树木必须要经过检疫、消毒等处理。消毒措施包括浸渍、喷洒、熏蒸等。通常采用的杀菌剂种类较多,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福尔马林、石炭酸等。有时配合使用效果更加,如:30B~50B石硫合剂或1:l:100波尔多液处理等。 二、移栽施工技术 对园林树木选择适当的栽植方法很重要,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树种的生长特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树木的栽植时期等情况,还要顾及到移栽后的地质环境,选择适当的土球尺寸和包扎方法。大树移栽必须具备完整的土球,这样可显著提升成活率。例:土球较大运用蒲包包装时,只要采取稀疏捆扎蒲包,栽植时剪断草绳撤出蒲包物料,则有助于新根萌发,可对水分和营养及时吸收。若使用的是草绳密缚 ,土球落穴后则要把绳缚剪断,这对于根系的生长有帮助。对于运输时间长的大树,在运输途中必须对树苗看护好,安排专业的人员定期检查,补充足够的水分。若仅依靠人的力量移动大树则很难办到,运用吊车装卸苗木过程中要维持土球的完整性,拴绳必须拴土球,不得采取捆树干、吊树干等方式。卸车应当根据正常的顺序进行,以品种规格码为标准对齐,且避免根系暴露时间过久。 三、新栽大树的养护措施 1、代谢平衡:主要是保持大树水分的代谢平衡,包括以下主要措施: (1)包干:通常使用草绳、蒲包等材料对树干较粗壮的分枝进行紧密包裹,经包裹处理后保温性和保湿性能获得较大提高。包裹的作用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储存水分,保证枝干长时间的湿润;第二,保持并平衡枝干温度,以免温度过低或过高给枝干带来的损伤,有利于树木生长;第三,有效防止树枝、树杆过多蒸发水分 ,防止干风吹袭 ,防止强光直射; (2)喷水:为了防止长期暴露在地面的树体部分因为蒸腾作用大而造成水分的减少,就必须做好喷水保湿工作。喷水时一定要均匀的喷洒在树木的各个部位,以及附近的地面、空间,这样树体就处于一种湿润的小环境中,有利于树种的生长。喷水时一般使用高压水枪喷雾,也可以在树冠上方安装供水管 ,根据树冠大小选择适当数量的细孔喷头进行喷雾,这样的喷水效果好,并可以保证水分均匀分布,同时还节约了人力; (3)遮荫:在移栽大树的初始阶段或者气温较高时,就必须为大树搭棚遮荫,遮荫是为了降低棚内温度,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对密度大、成片的种植区,所搭建的大棚面积大,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材料,还使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孤植树则应该按株搭棚,要求全冠遮荫,荫棚的上端与周围树冠的距离保持在50cm上下,以保证棚内有适当的空气流通,防止日灼给树冠的危害,遮荫度需保持在80% 左右。在遮荫的同时 ,还要为树木创造一定的散射光 ,以促进树木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2、新根培植: (1)控水:新移栽的大树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