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概述.ppt

发布:2019-01-01约6.07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2 刀具 1 刀具类型 (1)切刀:车、刨、插、镗刀等; (2)孔加工刀具:钻、扩、铰等; (3)拉刀:孔、平面拉刀; (4)铣刀:圆柱、盘型端、成形、指形; (5)螺纹刀具:螺纹车刀、丝锥、板牙、错丝板、滚丝轮; (6)齿轮刀具:滚刀、插齿刀、剃齿刀等; (7)磨具:砂轮、砂带、油石等; 四、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组成 4.2 刀具 2 刀具材料 刀具工作环境:承受较大的切削力、机械摩擦和切削高热; 要求:较高的红硬性、良好的耐磨性和相应的强度和韧性; 常用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工具钢、铸造合金、硬质合金、陶瓷、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 四、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组成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刀具刀刃的结构形状; 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 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 举例,常见的加工类型 5.1 工件表面形成要素 5.2 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 调整—试切—测量计算—调整,这样反复几次直到试切尺寸符合要求为止; 主要影响因素:测量精度,微进给机构的准确性,刀具的切削性能;可达到很高的精度。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四种方法: 1)试切法; 5.2 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 2)调整法;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首先调整好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并要求在一批零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如多刀机床,六角自动车床等。 影响因素与试切法相同,有调整精度和调整装置的刚度等 5.2 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 3)定尺寸刀具法; 例如,孔/槽等定尺寸刀具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5.2 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 4)主动测量法,例如数控机床的在线测量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将测量、调整和切削等机构组成一个自动加工系统,工件达到尺寸后,系统自动停止加工。 5.2 工件尺寸的获得方法 以上方法对比,如表格1所示。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获得工件尺寸精度的方法有:试切法、调整法、定尺寸刀具法、主动及自动测量法 5.3 获得工件形状的方法 1)轨迹法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利用切削运动中刀尖的运动轨迹形成被加工表面的形状。工件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成形运动的精度。 5.3 获得工件形状的方法 2)成形法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利用成形刀具刀刃的几何形状切削出工件的形状。工件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刀刃的形状精度与刀具的装夹精度。 5.3 获得工件形状的方法 3)展成法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以上方法对比,表格2 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时,刀刃在被加工表面上的包络面形成成形表面。工件形状精度主要取决于机床展成运动的传动链精度与刀具的制造精度等因素。 5.4 加工经济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使用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公差等级。 1)每一种加工方法的加工经济精度都与一定范围的公差等级IT相对应, 也有相应的表面粗糙度Ra 2)就一般而言,尺寸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是相对应的,公差等级愈高,表面粗糙度愈小。 3)加工经济精度对应的公差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机械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改进而逐渐提高。 4)是一种折中/效益最佳方案。例如外圆/孔加工方案 五、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 特种加工:电火花、线切割、激光、超声 超精加工 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CNC、柔性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CAD/CAM集成 基于环境意识的 “绿色制造” 高速切削 六、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例题一:选择 组成工艺的基本单元是(); 在大批量生产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常采用( ) a) 多次安装 b) 多工位 c) 复合工步 d) 工序 1)?在卧车上车右端面, 倒角,钻中心孔;调头车左端面, 倒角,钻中心孔; 2)?在另一卧车上 车大外圆(留磨量); 车右端外圆,调头车左端外圆; 3)? 在铣床上,铣键槽; 4)??在磨床上,磨大外圆; 5) 在检验台,检验。 例题二:试确定工艺流程的组成及工序内容,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例题二:解答 划分工序的依据是 工作地(或机械设备)是 否改变和工作是否连续 完成。上述工艺过程在5个不同的工作地点或设备上 完成,因此共有5道工序组成。 在工序1)和2)中,工件分别被调头装夹, 因此有两次安装组成。 在工序1)一次安装中,车端面,倒角,钻中心 孔,所用刀具与加工表面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有3个 工步组成。同理,工序2)也有不同的工步组成。具 体工艺流程如下: 例题二:解答 工序1):安装I:工步I?:车右端面; 工步II:倒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