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9年杭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doc

发布:2017-02-23约2.97万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9年杭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 结题材料 项目名称:长三角跨国公司研发资源转移的新动态 及发展趋势调研 项目类型:科技情报调研专项 承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项目主持人:方建春 主要研究人员:吴宛珊;孟晋霞;杜群阳 关键词:跨国公司;研发资源;知识溢出 目录 1项目研究背景 1 1.1 跨国公司RD投资的动机 1 1.1.1垄断优势论与跨国公司RD投资 1 1.1.2产品生命周期论与跨国公司RD投资 2 1.1.3研发资源分散与集中论与跨国公司RD投资 2 1.1.4技术开发与跨国公司RD投资 2 1.1.5生产折衷理论与跨国公司RD投资 3 1.2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理论 3 1.2.1母国因素 3 1.2.2跨国公司自身因素 4 1.2.3东道国因素 5 1.3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在东道国的效应 5 2长三角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动因与区位选择 7 2.1长三角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动因 7 2.1.1金融和产业集聚 7 2.1.2经济基础设施 8 2.1.3居民消费水平 10 2.1.4人口素质及研发能力 12 2.1.5政策环境 13 2.2长三角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区位选择 17 2.2.1贴近消费市场 17 2.2.2地区分布差异化 18 2.2.3行业分布集中 18 2.2.4投资采取新建方式 19 2.2.5研究类型重技术应用 19 3跨国公司研发投资对长三角经济的影响 19 3.1正向效应 20 3.1.1引领全球制造体系,促进创新经济发展 20 3.1.2强化本地合作,拓展产业价值链 20 3.1.3引入创新商业理念,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20 3.2逆向效应 21 3.2.1人力资源流失 21 3.2.2造成技术依赖 21 3.2.3其他不利影响 22 4跨国公司研发知识溢出效应的定量分析 22 4.1模型设定 22 4.2数据及其描述 23 4.3实证结果及分析 25 5跨国公司在长三角研发投资的发展趋势 26 5.1投资领域更为广泛 26 5.2自主性和权利将扩大 26 5.3一体化进程加快 26 5.4建立研发战略联盟 27 6主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27 参 考 文 献 30 1项目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研发(RD)资源作为跨国公司参与和维系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成为跨国公司全球资源整合的核心内容。为了维系其竞争优势,跨国公司一方面出于适应本地化、降低研发成本、获取技术信息等目的,通过对外投资实现RD资源向海外输出。另一方面,对那些丧失了优势的产业或产品,跨国公司则会主动放弃相关研发要素,以获取投入下一轮新兴产业研发的资金;此时,跨国公司往往通过裁员、缩减机构直至转让研发机构部分或全部股权的方式进行RD资源转移。其中,中国是跨国公司研发资源转移的重点区域。 根据2015年UNCTAD的世界投资报告最新研究数据,中国是2014年全球FDI最大接收国。中国也是寻求市场型和寻求效率型FDI最理想的投资地。世界投资报告数据还显示,2014年中国引进外资的1290亿美元中,投向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逐年增加。长三角作为中国主要的经济中心,也是跨国公司研发资源转移的主要目的地。然而,长三角并没有把跨国公司研发资源转移的机遇转化为长期的战略优势。因此,研究长三角跨国公司RD转移的动因、区位选择、行业分布以及对长三角技术外溢的途径及其影响效应的大小,对于判断跨国公司在长三角研发资源转移的阶段,以及研发资源转移的新动态及发展趋势,整合跨国公司研发资源,防止为争夺研发资源而恶性竞争,提升长三角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由“制造中心”向“研发中心”乃至“创新中心”的转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 跨国公司RD投资的动机 1.1.1垄断优势论与跨国公司RD投资 海默(S.H.Hymer)早在1960年就提出将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垄断概念运用到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研究之中,提出了“垄断优势”(Monopolistic Advantages)的概念。后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进一步完善,成为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这就是著名的Hymer-Kindleberger Tradition,这一理论此后又经约翰逊(H.G. Johnson)、凯夫斯(R.E. Caves)等人不断修正及完善。随后,海默(1971)还进一步拓展了原有理论,运用专有资产理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所拥有的专有的无形资产是由跨国公司母国的研发活动创造出来的,研发活动大多集中于大公司并且促使公司进行海外投资。 1.1.2产品生命周期论与跨国公司RD投资 弗农(Raymond)在1966年所提出的产品生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