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认识MOS管认识MOS管.pdf

发布:2017-12-21约8.4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场效应管及其工作原理 MOS 场效应管电源开关电路。 这是该装置的核心,在介绍该部分工作原理之前,先简单解释一下 MOS 场效应管 的工作原理。 MOS 场效应管也被称为 MOS FET, 既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缩写。它一般有耗尽型和增强型两种。 本文使用的为增强型 MOS 场效应管,其内部结构见图 5 。它可分为 NPN 型 PNP 型。NPN 型通常称为 N 沟 道型,PNP 型也叫 P 沟道型。由图可看出,对于 N 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接在 N 型 半导体上,同样对于 P 沟道的场效应管其源极和漏极则接在 P 型半导体上。我们知道一般 三极管是由输入的电流控制输出的电流。但对于场效应管,其输出电流是由输入的电压(或 称电场)控制,可以认为输入电流极小或没有输入电流,这使得该器件有很高的输入阻抗, 同时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场效应管的原因。 为解释 MOS 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我们先了解一下仅含有一个 P—N 结的二极管的工作过程。 如图 6 所示,我们知道在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P 端接正极,N 端接负极)时,二极管导通, 其 PN 结有电流通过。这是因为在 P 型半导体端为正电压时,N 型半导体内的负电子被吸引 而涌向加有正电压的 P 型半导体端,而 P 型半导体端内的正电子则朝 N 型半导体端运动, 从而形成导通电流。同理,当二极管加上反向电压(P 端接负极,N 端接正极)时,这时在 P 型半导体端为负电压,正电子被聚集在 P 型半导体端,负电子则聚集在 N 型半导体端, 电子不移动,其 PN 结没有电流通过,二极管截止。 对于场效应管(见图 7 ),在栅极没有电压时,由前面分析可知,在源极与漏极之 间不会有电流流过,此时场效应管处与截止状态(图 7a )。当有一个正电压加在 N 沟道的 MOS 场效应管栅极上时,由于电场的作用,此时 N 型半导体的源极和漏极的负电子被吸 引出来而涌向栅极,但由于氧化膜的阻挡,使得电子聚集在两个 N 沟道之间的 P 型半导体 中(见图 7b ),从而形成电流,使源极和漏极之间导通。我们也可以想像为两个 N 型半导 体之间为一条沟,栅极电压的建立相当于为它们之间搭了一座桥梁,该桥的大小由栅压的大 小决定。图 8 给出了 P 沟道的 MOS 场效应管的工作过程,其工作原理类似这里不再重复。 下面简述一下用 C-MOS 场效应管(增强型 MOS 场效应管)组成的应用电路的工作过程(见图 9 )。电路将一个增强型 P 沟道 MOS 场效应管和一个增强型 N 沟道 MOS 场效应管组合在一起使用。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P 沟 道 MOS 场效应管导通,输出端与电源正极接通。当输入端为高电平时,N 沟道 MOS 场效 应管导通,输出端与电源地接通。在该电路中,P 沟道 MOS 场效应管和 N 沟道 MOS 场效 应管总是在相反的状态下工作,其相位输入端和输出端相反。通过这种工作方式我们可以获 得较大的电流输出。同时由于漏电流的影响,使得栅压在还没有到 0V,通常在栅极电压小 于 1 到 2V 时,MOS 场效应管既被关断。不同场效应管其关断电压略有不同。也正因为如 此, 使得该电路不会因为两管同时导通而造成电源短路。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画出原理图中MOS 场效应管电路部分的工作过程(见图 10)。 工作原理同前所述。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缩写(FET))简称场效应管。一般的 晶体管是由两种极性的载流子,即多数载流子和反极性的少数载流子参与导电, 因此称为双极型晶体管,而FET仅是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它与双极型相反,也 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电阻高(108~109 Ω)、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 区域宽等优点,现已成为双极型晶体管和功率晶体管的强大竞争者。 一、场效应管的分类 场效应管分结型、绝缘栅型两大类。结型场效应管(JFET )因有两个 PN 结而得名,绝缘栅型场效应 管(JGFET )则因栅极与其它电极完全绝缘而得名。目前在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 MOS 场效应管,简称 MOS 管(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