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pptx

发布:2020-02-24约1.54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结构与工 作原理;第一节 概述;二、可编程控制器的性能指标 1、存储容量 存储容量是指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若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大,就可以编制出复杂的程序 2、I/O点数 输入/输出(I/O)点数是PLC可以接受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总和,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 3、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是指PLC执行用户程序的速度,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 ;4、指令的功能与数量 指令功能的强弱、数量的多少也是衡量PLC性能的重要指标。编程指令的功能越强、数量越多,PLC的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越强,用户编程也越简单和方便,越容易完成复杂的控制任务。 5、内部元件的种类与数量 在编制PLC程序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内部元件来存放变量、中间结果、保持数据、定时计数、模块设置和各种标志位等信息。这些元件的种类与数量越多,表示PLC的存储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越强。 6、特殊功能单元 7、可扩展能力 ;三、可编程控制器的类型 PLC装置的形式多种多样,功能各不相同。 1、按容量分 小型PLC I/O点数一般为20~128点 中型PLC I/O点数通常为129~512点 大型PLC I/O点数在513点以上;3、按功能分 (1)低档PLC (2)中档PLC (3)高档PLC;四、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1、逻辑控制功能 2、 定时控制功能 3、计数控制功能 4、步进控制功能 5、 数据处理和数学运算功能 6、A/D、D/A转换功能 7、通信、联网功能 8、监控功能 9、编程、调试等功能 ;第二节 PLC的基本构成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二、PLC的硬件组成 PLC是微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用于控制的特殊计算机,因此PLC的基本组成与一般的微机系统类似。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及编程设备几大部分组成。 ;PLC的结构框图;PLC主要组成各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1、中央处理器(CPU) 同一般的微机一样,CPU是PLC的核心。在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人体的神经中枢。 2、存储器 存储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可读/写操作的随机存储器RAM,另一种是只读存储器ROM(不能修改)、EPROM(紫外光可擦)和EEPROM(电可擦)。;系统程序存储器是存放系统工作程序(监控程序)、模块化应用功能子程序、命令解释、功能子程序的调用管理程序和及各种参数设定等功能,由制造厂家直接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PROM或EPROM中,用户不能访问和修改。 用户程序存储器是存放用户程序 即用户通过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用户程序随PLC的控制对象而定的,由用户根据对象生产工艺的控制要求而编制的应用程序。;4、电源 PLC配有开关电源,以供内部电路使用。 5、编程器及其他外部设备 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工具 。 6、I/O扩展模块 7、通信接口 ;第三节 PLC的工作原理;;三 、PLC执行程序的过程 PLC执行程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阶段;四、PLC的I/O响应时间 输入/输出响应时间又称为输入/输出响应滞后,是指PLC的输入端输入信号发生变化到PLC输出端对该输入变化作出反应所间隔的时间。它由PLC扫描工作方式产生的滞后时间、PLC输入接口的滤波环节带来的输入延迟以及输出接口中驱动器件的动作时间带来输出延迟三部分组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