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概述.ppt

发布:2018-12-29约2.82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 一、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的 1.研究健康相关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2.研究传播、教育和干预的适宜技术与方法 3.研究不同场所的健康教育 4.研究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 5.研究不同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的专业学科 1.国内外大专院校健康教育专业的开设情况 2.健康教育学相关学科 行为科学 传播学 教育学 三、健康教育职业---专业机构 《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工作职责与任务 1.技术咨询与政策建议 2.业务指导与人员培训 3.总结与推广适宜技术 4.信息管理与发布 5.监测与评估 * * * * * * 陈榕芳 2017.01.16 第一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 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熟悉健康教育、健康传播、健康促进与公共卫生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医疗、预防、健康保健等工作中的作用 第一节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社会活动,帮助个人、群体和社区人们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作出有益于健康的决定,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科学合理利用卫生保健资源,保护和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提升国民健康素养的实践 核心是有益于健康行为的养成。 二、健康教育的特点: 1.就有关健康的议题对人们进行教育; 2.以目标人群为中心 3.以行为改变为主要工作目标 4.具有方法学与应用科学的双重性 5.具有多学科性 6.效果具有延迟性 试图通过个体、群体行为改善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强调个人的认知、意愿与技能对行为改变的作用。 以教育、信息传播为主要干预手段。 不足: 忽视环境因素的作用 过分强调个人权利与选择 三、健康教育目的与任务 目的: 1.培养或激发个体和社区对预防疾病和维持、促进和改善健康状态的责任感 2.帮助个体和社区作出有益于健康的决定和选择 鼓励采取和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效利用卫生保健资源 改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激发社区对健康议题的重视 三、健康教育目的与任务 任务 提高人们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自我效能感 改善人们的健康行为:意识、态度、动机 开展健康传播,提高健康素养 实施行为干预,消除行为危险因素 组织指导和适宜技术推广 开展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 健康教育与健康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健康教育 健康传播 目的 提高健康素养,养成健康行为,改善健康状况 人们传递、分享、交流健康相关信息和情感的一切社会活动 策略于方法 讲授、培训、指导、训练、培养和行为干预 传递、分享、交流健康相关信息 实施人员 医疗卫生专业人员 大众媒体、志愿团队等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也可 效果 健康素养提高,健康行为养成 是否接受了健康信息 隶属关系 范围大 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 第二节 世界卫生组织: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HO西太区办事处《健康新视野》: “健康促进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责任、措施、行为、能力) 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和生态支持的综合体。其中,环境指社会、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支持指政策、立法、财政、组织、社会发展等各个系统。 劳伦斯?格林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环境因素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行政手段 二、健康促进的目的和任务----五个主要活动领域 制定健康公共政策 所有政策领域必须考虑健康、远离危险因素 创造支持性环境 改善社会环境、改善政治环境 强化社区行动 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活动 发展个人技能 改善个人意识和知识,提高个人生活技能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根据新的健康需求 ⑴、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把健康问题提到了各个部门、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上。 健康促进的政策由多样而互补的各方面形成,它包括立法、财政措施、税收和组织的改变。 健康促进政策要适用于非卫生部门,并考虑在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及克服的方法。 领导的重视应体现在组织、政策和资源上。 ⑵、创造支持性环境 人类健康与其生存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生活、工作和休闲模式(健康资源)的改变对健康有重要影响。 任何健康促进的政策必须提出:保护自然、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 健康促进在于创造一种安全、舒适、满意、愉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⑶强化社区行动 赋予社区以当家作主,积极参与和主宰自己命运的权力(社区赋权)。 社区开发在于利用社区现有人力、物力资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