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 推荐单位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1 单位2 单位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 2. 李祚华
职 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要贡献:对项目4个主要科技创新点均作出了贡献:
(1)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后处理软件,构建了高性能弹塑性模拟分析异构平台。
(2)建立了基于结构整体失效判别和从构件到结构损伤的抗震失效评价方法。
(3)揭示了耗能连梁的最优失效模式调控机制。
(4)建立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震弹塑性设计理论。 3. 刘铁军
职 称:教授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要贡献:对项目第1个、第2个和第4个主要科技创新点作出了贡献:
(1)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精细化本构关系,为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弹塑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2)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构件层次的损伤评价方法。
(3)对高层建筑结构徐变、损伤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最优失效模式。 4. 何春凯
职 称:教授级高工,总经理
工作单位: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深圳中建院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对项目第2个和第4个主要科技创新点均作出了贡献:
(1)提出了基于构件损伤表征系数的整体结构各构件类别的损伤描述方法,建立了基于大震性能目标的复杂结构体系整体尺度损伤评价方法。
(2)揭示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协同工作性能和失效机制。 5. 卢伟
职 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要贡献:对项目第3个主要科技创新点作出了贡献:
(1)提出了复杂高层结构大震最优失效模式调控方法。揭示了连梁对高层建筑结构最优失效模式的调控机制,研究了耗能减振技术的应用策略。
(2)结合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耗能连梁阻尼器高效的大震失效控制能力。 6. 邹笃建
职 称:助理教授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要贡献:对项目第2个主要科技创新点作出了贡献:
(1)通过钢筋混凝土精细化本构关系,考虑复杂高层结构体系的失效模式及损伤演化特点,建立了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及连梁的构件尺度失效演化过程损伤模型。
(2)建立了复杂结构体系整体尺度损伤评价方法。 7. 许国山
职 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主要贡献:对项目第4个主要科技创新点作出了贡献:
(1)设计并实施了连梁阻尼器和斜交网格筒拟动力子结构试验。
(2)揭示了高层结构体系协同工作性能和高层结构体系失效机制。 8. 何京波
职 称:无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要贡献:对项目第2个主要科技创新点作出了贡献:
(1)研究应力对高层建筑结构构件损伤的影响,提出了构件损伤的描述方法。通过损伤传递系数建立了结构体系整体尺度损伤评价方法。 9. 彭志涵
职 称:无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完成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主要贡献:对项目第2个主要科技创新点作出了贡献:
(1)揭示了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构件损伤判定方法。 项目
简介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论文1: 论文2: 论文: 论文: 论文:Li Zuoua, Chen Chaojun, Teng Jun, Hu Weihua, Xing Houbing, Wang Ying. A reduced-order controller considering high-order modal information of high-rise buildings for AMD control system with time-delay[J]. Shock and Vibration, 2017, (2017), 1-16. 论文: 论文:Zou Dujian, Liu Tiejun, Huang Yongchao, Zhang Fuyao, Du Chengcheng, Li Bo. Feasibility of water seepage monitoring in concrete with embedded smart aggregates by P-wave travel time measurement [J]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14, 23(6): 067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