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省考)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02约1.18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省考)笔试考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含含答案

第1卷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1.认知模式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各学科教学

B、政治课

C、班主任工作

D、共青团活动

4.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依次划分为()

A、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知运算阶段、动作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抽象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抽象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6.教师享有继续教育的权利。

7.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这说明其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的特征

B、稳定性的特征

C、差异性的特征

D、不均衡性的特征

8.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①以学生发展为主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培养目标。

10.实施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是说服法.以下属于说服法的是()

A、谈话

B、报告

C、参观

D、讲解

1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开始于德国哲学家()

A、杜威

B、培根

C、保罗·朗格朗

D、康德

12.班集体是班级发展的最高形式。

13.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难度较大的内容以及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适宜用尝试教学法。()

14.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A、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的教育方针

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D、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15.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成效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时间的多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生物工程、光电纤维和()等陆续进入课程领域。

A、新能源的开发

B、新材料的运用

C、电子计算机

D、天文

17.试论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18.团队的组织形式有()。

A、问题解决型团队

B、自我管理型团队

C、多功能型团队

D、虚拟性团队

19.人类社会先有了教育,而后才形成了文化。

20.实习作业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

21.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是()

A、维持课堂纪律

B、教师人格力量

C、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D、明确教学目标

22.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这是哪一条教学原则?()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3.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下列哪种()

A、谈话法

B、实验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24.中学生作业的一般形式有()

A、课堂作业

B、口头作业

C、书面作业

D、实践性作业

E、课外辅导

25.教师的地位一般是指教师的文化地位。

26.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作用有()。

A、指导作用

B、统帅作用

C、补充作用

D、裁决作用

27.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取决于()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