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做为北川中学永远的校训 温家宝要求我们昂起不屈的头颅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 “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是“大家要面向光明的未来,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向光明的未来前进。” ---温家宝 温暖灾区,骨肉情深 温家宝说“相信灾难过后的北川中学将形成新的校风和面貌,那就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在废墟上屹立不倒的国旗昭示着我们民族坚定的信心。 大地震后独腿女孩李月 在残奥会开幕式上翩然起舞。 *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18时40分,中国培养的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并在舱内并列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 2005年10月12日北京时间九时整,搭乘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由“神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图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费俊龙(左)、聂海胜被确定执行本次太空飞行任务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到1945年抗战斗争最后胜利,中国人民忍受了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耻辱和痛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这一关系民族存亡的斗争中,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抗争、失败、再抗争、再失败的过程,但是敌我双方的势力是如此悬殊,斗争是如此漫长,胜利的希望似乎显得十分渺茫。中国人民能不能打败凶残的日本帝国主义?这个问题一直令许多人感到困惑,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极为艰难的日子里,不少人感到困惑、失去了信心,甚至散布失败的情绪,看不到抗战胜利的前途——尽管绝大多数中国人仍在浴血奋战。在这种情况下,鲁迅挥起如椽之笔,写下了《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一文。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蕴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让全体中国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极大地振奋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探究:你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体现了什么精神?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中华文化 根 中华民族 魂 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具体表现在哪里?) 作用: ①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历史) 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现实) 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未来) 地位: 是中华民族之魂 来源: 古代——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近代——玉成与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 当代——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3、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 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这三个阶段既相对区分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民族发展的全过程之中。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十六大报告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土尔扈特东归 1620年左右,原居新疆塔尔巴哈台一带(今塔城)放牧的卫拉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20万人,在首领率领下,越过哈萨克草原西迁,于1630年左右到达伏尔加河下游,建立了独立的汗国。后来,随着俄国势力的日益扩张,其对土尔扈特部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控制,而且逐年加剧。1771年1月,土尔扈特部新的首领渥巴锡,和策伯克多尔济等其他头领举行了反抗沙俄压迫的武装起义,率部3.3万余户,16.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