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笔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们的眼力
一、什么是摄影?
照相 ≠ 摄影
“照相”简言之:就是把被照的像貌照下来便可以了,主要做记录作用。
摄影(photography)——本意为光画,即用光作画。 “摄影”是对光影的再现、通过摄影作品来表现出拍摄人对社会、生命、自然的情感。摄影是摄影师通过镜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不但要求拍摄者对基本技术的掌握、还要有一个好的修养。
照相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摄影是用心看世界。
“摄影是最简单的,又是最难的艺术。”
评价好照片的三项基本原则:
(1)一个鲜明的主题
一副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也可以称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一个题材的某个情节。主题必须明确,使大众一眼就能看出的出来。
好照片要显示出主题是什么——我们称为第一原则——并且确保让大众一目了然。这是拍照片必须树立的一个基本目标。
对于真正的佳作,不仅要有明确的一般性主题,还要有表现普遍性的主题。
谢海龙《大眼睛》《全校师生》
(2)一个突出的重点
一幅好的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被摄主体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或是一群人、一组事物,把观察者的目光吸引、集中到最主要的事体上。
布列松《苦难的眼睛》(1948年南京)
卡特《丘吉尔》
(3)画面简洁明了
三、观察你周围的世界
(1)推荐网站:
中国摄影在线、中国摄影师、色影无忌、新摄影、蜂鸟网、POCO摄影
时光网、豆瓣
土豆、优酷
(2)推荐杂志:
《摄影之友》、《摄影世界》、《中国摄影》、《人像摄影》、《大众摄影》
《看电影》
摄影 — 人类视觉的延伸
一、摄影术的诞生
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依赖于两个因素:
(1)人们对影像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需求
(2)物理学、化学、电子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1、涅普斯(法国)
日光蚀刻法
世界上第一幅照片的成功拍摄者
技术未公开
1822年,法国涅普斯将一种印刷用的沥青涂在金属版上,然后把涂有沥青的金属版置于暗箱中(“日光蚀刻法”)拍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张照片《餐桌》,曝光时间长达12小时。
1825年,拍摄了保留至今的世界上第一幅照片《牵马人》。
1826年,《窗外的风景》。
日光蚀刻法:
将一种印刷用的沥青涂布在锡合金版上,然后放在暗箱中曝光。由于光照的作用,景物明亮的部分使沥青相应的部位变白变硬,然后在薰衣草油中进行“显影”,薰衣草油将变硬的沥青溶解,显露出沥青下面暗灰色的金属版,最终得到一个正像。
2、达盖尔(法国)
银版法
世界上第一个实用摄影术的发明人
1839年8月19日公布于世,宣告摄影术诞生
1837年,达盖尔成功发明了银版法,将镀了银的铜版在碘蒸气中熏蒸,使其表面形成能感光的碘化银,然后把镀银版放在照相机中曝光约30分钟,再用水银熏蒸“显影”,最后用食盐溶液定影获得影纹细腻、具有金属光泽的正像。
1837年拍摄的《静物》,是目前所知尚存的最早的一幅银版照片。
3、塔尔博特(英国)
负片—正片法
为现代摄影中的负片工艺奠定了基础
经改进于1841年获得专利,命名为“卡罗式摄影”,一直沿用至今。
1843年,《打开的门》。
二、摄影术的发展
摄影术的发展包括感光材料和照相机的发展。
1、感光材料的发展
(1) 1828年—1888年
1848年, 涅普斯的侄子发明了“蛋白玻璃干版工艺”,克服了达盖尔银版无法复制和卡罗式摄影影像质量差的缺点。
1851年,英国雕塑家阿彻尔发明了“火棉胶湿版”,取代了银版法和卡罗式摄影。
1871年9月,英国医生马多克斯研制出了“卤化银明胶乳剂”代替火棉胶乳剂制成干版。
1876年,经过改进的干版可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摆脱了临时涂布制作湿版的不便。
(2)1888年—1936年
1888年,美国人卡布特制成以赛璐璐作片基的软片取代玻璃板。
1889年,美国伊斯曼公司生产出赛璐璐片基的胶卷,每个胶卷可以拍摄100幅图像。
1906年,英国雷登·温赖特公司制成了全色照相干版。
1907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奥拓克罗姆,也叫“天然彩色片”,是一种微粒彩屏干版,是真正使用的彩色片。
(3)始于1936年
1936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三层乳剂减色法合成的彩色反转片——柯达克罗姆。
1942年,柯达公司生产出三层乳剂的彩色负片。
1947年,美国波拉公司研制成功一步成像照相机和与之配套的黑白材料,使人们能立刻看到拍摄结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