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doc

发布:2021-10-16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和平路小学 李胜者 教学目标: 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将除法扩展到取自于量的数量之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简单谈话,直切主题 同学们,这两天我们一直在研究除法问题,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例3图 教师:看一看,想一想,你能得到那些数学信息? 已知条件:一只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足球9元。 所求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分析: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我们应该知道一个地球仪多少钱?通过看图我们知道:一个地球仪8元。也就是求 56元里面有几个8元,所以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56÷8=7(个)56元是表示一共有多少钱(总钱数),8元是一个地球仪的价钱(单价),7是地球仪的数量(数量)。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是用除法计算,即:总价÷单价=数量。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乘法来验证:用地球仪的单价乘购买地球仪的数量,看结果是否等于总价(56元),等于56,计算正确;不等于56,计算错误。即:7×8=56(元) 总结。 今天我们应用以前学习的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很么收获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