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5节宇宙航行课件(57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万有引力航天
第六章
第五节 宇宙航行
第六章
*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涵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
能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解决卫星运动的有关问题
*
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培养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不仅解决了天上行星的运行问题,也为人们开辟了“上天”的理论之路。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三级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1号”,人类开始迈入航天时代。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9月27日下午,翟志刚出舱进入太空行走。2013年12月4日,“嫦娥三号”在月球成功实现软着陆,中华民族古老的“奔月”梦想成为现实。
1.牛顿的设想
如图所示,当物体的______________足够大时,它将会围绕地球旋转而不再落回地球表面,成为一颗绕地球转动的______________。
人造地球卫星
初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
匀速圆周
万有引力
宇宙速度
数值
意义
第一宇
宙速度
______km/s
卫星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______________的速度
第二宇
宙速度
______km/s
使卫星挣脱__________引力束缚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
第三宇
宙速度
______km/s
使卫星挣脱__________引力束缚的__________地面发射速度
7.9
匀速圆周运动
11.2
地球
16.7
太阳
最小
1957年10月__________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________;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__________踏入太空。
2008年9月27日我国航天员__________太空行走;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__________首次太空授课。
梦想成真
前苏联
月球
杨利伟
翟志刚
王亚平
2.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1)大小:v2=11.2km/s
(2)物理意义:卫星脱离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所必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1)大小:v3=16.7km/s
(2)物理意义:卫星脱离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所必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特别提醒:
(1)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也是最小发射速度。
(2)当在地面上以7.9km/sv11.2km/s的速度发射卫星时,该卫星的轨道是椭圆,地球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三个宇宙速度分别为在三种不同情况下在地面附近的最小发射速度。
A.落向地面
B.成为地球的同步“苹果卫星”
C.成为地球的“苹果月亮”
D.飞向茫茫宇宙
答案:D
解析:将地球自转角速度ω,苹果到地心的距离r代入v=ωr,解得v≈28km/s大于第三宇宙速度16.7km/s,所以D选项正确。
二、人造地球卫星
1.卫星的轨道
(1)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可以是椭圆轨道,也可以是圆轨道。
(2)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地心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其周期和半长轴的关系遵循开普勒第三定律。
(3)卫星绕地球沿圆轨道运行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必须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
(4)三类人造地球卫星轨道:
A.赤道轨道,卫星轨道在赤道所在平面上,卫星始终处于赤道上方;
B.极地轨道,卫星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卫星经过两极上空;
C.一般轨道,卫星轨道和赤道成一定角度。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
不管卫星沿一个什么样的轨道运动,地心一定处于卫星轨道所在的平面上。
答案:B
三、地球同步卫星
1.概念
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地球同步卫星,又叫通信卫星。
2.特点
(1)周期一定:它的运动周期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T=24h。
(2)角速度一定: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3)轨道一定:所有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即同步卫星都在同一轨道上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59×104km。
(4)环绕速度大小一定:所有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的大小是一定的,约为3.08km/s。
(5)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所有同步卫星由于到地心距离相同,所以,它们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都相同,约为0.23m/s2。
特别提醒:
(1)所有同步卫星的周期T、轨道半径r、环绕速度v、角速度ω及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均相同。
(2)所有国家发射的同步卫星的轨道都与赤道为同心圆,它们都在同一轨道上运动且都相对静止。
C.不同卫星的轨道半径都相同,且一定在赤道的正上方,它们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们可在我国北京上空运行,故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答案:B
解析:根据同步卫星的特点知B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