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最新整理]06控制系统补偿与综合c2.ppt

发布:2018-02-16约1.5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2.2 串联滞后校正 * * 图6.7 滞后补偿网络对数坐标特性 -20dB/dec ?同超前网络,滞后网络在 时,对信号没有衰减作用 时,对信号有积分作用,呈滞后特性 时,对信号衰减作用为 ?同超前网络,最大滞后角,发生在 的几何中点,称为最大滞后角频率,计算公式为 越小,这种衰减作用越强。 ?采用无源滞后网络进行串联补偿时,主要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以降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 由于滞后补偿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因而当它与系统的不可变部分串联相连时,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高频段增益降低,截止频率 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但不影响频率特性的低频段。由此可见,滞后补偿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和静态的要求。 2、串联滞后补偿 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系统 后补偿网络会产生一定的相角滞后量。为了使这个滞后角尽可能地小,理论上总希望 两个转折频率 越小越好,但考虑物理实现上的可行性,一般取: 不难看出,滞后补偿的不足之处是:补偿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会减小,瞬态响应的速度要变慢;在截止频率 处,滞 例6-2.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一滞后补偿装置,使补偿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 ,相位裕度 ,幅值裕度 不小于10dB。 解:?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 增益K。 *辅助计算: ?绘制未补偿系统的伯德图,如图红线所示。由图可知未补偿系统的截止频率和相位裕度为 ? 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截止频率 *辅助计算 由未补偿系统Bode图上,查出-1300的频率为: ? 在未补偿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量出: *辅助计算 则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 ?计算滞后网络参数 ?补偿后系统的框图如下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对应的伯德图中粉红线所示。由该图可见,补偿后系统的相位裕度为 幅值裕度为 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补偿后 系统框图 计算: ?保持原有的已满足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 ?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补偿。 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为单位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则应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补偿网络的步骤如下: ?确定开环增益K 稳态误差的要求 ?画出未补偿系统的伯德图,并求 ?在截止频率 处 , 计算 ?确定滞后网络参数 ?验算已补偿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 结束 ? 根据相位裕度的要求确定截止频率 小结:串联超前补偿和串联滞后补偿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超前补偿是利用超前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对系统进行补偿,而滞后补偿则是利用滞后网络的幅值在高频、中频衰减特性。 ?用频率法进行超前补偿,旨在提高开环对数幅频渐进线在截止频率处的斜率(-40dB/dec提高到-20dB/dec),和相位裕度,并增大系统的频带宽度。频带的变宽意味着校正后的系统响应变快,调整时间缩短。 ?对同一系统超前补偿系统的频带宽度一般总大于滞后补偿系统,因此,如果要求补偿后的系统具有宽的频带和良好的瞬态响应,则采用超前补偿;当噪声电平较高时,显然频带越宽的系统抗噪声干扰的能力也越差,对于这种情况,宜对系统采用滞后补偿。 练习: 设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若要求校正后的稳态速度误差系数等于30 1/s,相角裕度400,幅值裕度不小于10dB,截止频率不小于2.3rad/s,试设计串联滞后补偿装置。 解:?首先确定开环增益K ?未补偿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应取 画出未补偿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 由图可得 *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