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必修一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件(共36张ppt).ppt

发布:2017-06-26约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 高中需要记忆的RNA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HIV病毒,麻疹病毒,小儿麻痹病毒,烟花草病毒,SARS 病毒 衣原体没有细胞壁 支原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课时) 它是已知的可以自由生活的最小生物,也是最小的原核细胞。它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细胞壁。因而细胞柔软,形态多变,具有高度多形性。在电镜下观察支原体细胞,可见具有细胞膜,细胞内有核糖体,RNA和环状DNA。支原体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昆虫、脊椎动物及人体内,是动植物和人类的病原菌之一。人的胸膜肺炎、尿道炎、关节炎、老年支气管炎等,以及家禽、家畜的呼吸道疾病等都可能是支原体引起的。现在正在生产抗肺炎支原体的疫苗,并且大规模试验这种疫苗在防治肺炎支原体所致的人类呼吸道疾病中的效果。 衣原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课时) 衣原体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可以直接侵入宿主细胞,能感染鸟类、哺乳动物及人类。如鹦鹉热衣原体能引起鸟类疾病,有时可传至人体。砂眼衣原体是使人患砂眼的病原体。 立克次氏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课时) 立克次氏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而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一般呈球状或杆状。也是专性细胞内寄生物。通常寄生在节肢动物如虱、蜱、螨、蚤等的消化道表面细胞内,并以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染给人及其他脊椎动物。例如,普氏立克次体,由虱传染给人,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等。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头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目 镜 5× 长 亮 小 多 15 × 短 暗 大 少 物 镜 10 × 短 亮 小 多 40 × 长 暗 大 少 2、关于目镜和物镜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低倍镜观察 (4)高倍镜观察 (5)收镜 移动装片,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注】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4、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 (1)放大倍数的含义: (2)放大倍数的计算: 是指被放大物体的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目镜x物镜 (3)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如放大倍数变大4倍,则细胞数变化为: 细胞单行排列: 细胞均匀分布: 细胞数由8个变为 2个 细胞数由64个 变为 4个 5、关于显微镜的像 (1)像的性质: 倒立放大的的虚像(上下左右相反) 如b p 【即将原物体旋转180°】 (4)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2)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的方向: 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 【练1】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细胞数目减少, 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练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要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D A 红细胞、 白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肌肉细胞 神经细胞 噬中性粒白细胞 卵细胞 精子 红细胞 【问题1】通过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它们一样吗? 形态结构不一样,它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问题2】为什么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 这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处的位置不一样,需要完成不同的功能,这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问题3】以上这些细胞的结构有没有什么相同之处?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具有统一性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统一性:各种细胞有共同的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等) 1、多样性:形态、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 细菌细胞模式图 无成形的细胞核 蓝藻结构模式图 【问题3】是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三个结构呢?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真核细胞 (1)定义: (2)类型: 所有的动、植物以及真菌 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为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 2、原核细胞 (1)定义: (2)类型: 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3)特点: 内部结构简单,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无成形的细胞核,环状DNA分子分布在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