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练习题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向选择题
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 B. 各种类型的数据
C. 动物和人的本质 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E.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 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
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二、简答题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
常见的三类误差是:
(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抽样引起的,故这种误差叫做抽样误差,要用统计方法进行正确分析。
抽样中要求每一个样本应该具有哪三性?
[参考答案]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其样本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和“可靠性”。
(1)代表性: 就是要求样本中的每一个个体必须符合总体的规定。
(2)随机性: 就是要保证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相同的几率被抽作样本。
(3)可靠性: 即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果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观察一定数量的个体方能体现出其客观规律性。每个样本的含量越多,可靠性会越大,但是例数增加,人力、物力都会发生困难,所以应以“足够”为准。需要作“样本例数估计”。
2. 算术均数中位数相比,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B.充分利用数据信息C.抽样误差大 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E.更适用于分布不明确资料[参考答案]
样本含量为450,属于大样本,可采用正态近似的方法计算可信区间。
,,,
95%可信区间为
下限:(g/L)
上限:(g/L)
即该地成年男子红细胞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101.26g/L~101.54g/L。
研究高胆固醇是否有家庭聚集性,已知正常儿童的总胆固醇平均水平是175mg/dl,现测得100名曾患心脏病且胆固醇高的子代儿童的胆固醇平均水平为207.5mg/dl,标准差为30mg/dl。问题:
①如何衡量这100名儿童总胆固醇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
②估计100名儿童的胆固醇平均水平的95%可信区间;
③根据可信区间判断高胆固醇是否有家庭聚集性,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均数的标准误可以用来衡量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即
mg/dl,
样本含量为100,属于大样本,可采用正态近似的方法计算可信区间。,,,,则95%可信区间为
下限:(mg/dl)
上限:(mg/dl)
故该地100名儿童的胆固醇平均水平的95%可信区间为201.62mg/dl~213.38mg/dl。
③因为100名曾患心脏病且胆固醇高的子代儿童的胆固醇平均水平的95%可信区间的下限高于正常儿童的总胆固醇平均水平175mg/dl,提示患心脏病且胆固醇高的父辈,其子代胆固醇水平较高,即高胆固醇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
1.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说明
A.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
C. 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 D. 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E. 可以确认两总体无差别
2. 某研究者为比较耳垂血和手指血的白细胞数,调查12名成年人,同时采取耳垂血和手指血见下表,试比较两者的白细胞数有无不同。 表 成人耳垂血和手指血白细胞数(10g/L)
编号 耳垂血 手指血 1 9.7 6.7 2 6.2 5.4 3 7.0 5.7 4 5.3 5.0 5 8.1 7.5 6 9.9 8.3 7 4.7 4.6 8 5.8 4.2 9 7.8 7.5 10 8.6 7.0 11 6.1 5.3 12 9.9 10.3 [参考答案]
本题为配对设计资料,采用配对检验进行分析
(1)建立检验假设, 确定检验水平
H0:(d=0,成人耳垂血和手指血白细胞数H1:(d(0,成人耳垂血和手指血白细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