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级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PDF

发布:2017-08-01约11.19万字共1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1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 2011级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 本课程通过焊接接头的形成、焊接化学冶金、焊接材料、焊缝中气孔和夹渣、焊接热影响区及 焊接裂纹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焊接冶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达到熟悉和掌 握金属材料熔化焊接基本原理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学时分配 序号 课 程 内 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备 注 1 绪论 (焊接接头的形成) 2 2 焊接化学冶金 8 2 3 焊接材料 4 2 4 熔池凝固和固态相变 4 5 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 6 2 6 焊接裂纹 6 合 计 30 6 (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1.绪论 (焊接接头的形成) (1)了解焊接过程物理本质和焊接热源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焊接接头的形成和焊接温度场; (3)熟练掌握焊接基本概念。 重点:焊接基本概念、焊接接头的形成。 难点:焊接温度场。 2.焊接化学冶金 (1)了解焊接化学冶金过程的特点; (2)掌握气相、渣相对金属的作用; 重点:气、渣相对金属的作用和焊接冶金反应区。 难点:氢对金属的作用。 3.焊接材料 (1)了解焊条、焊剂和焊丝的特点和作用; (2)掌握典型焊条、焊剂和焊丝的应用; (3)熟练掌握焊条工艺性能。 重点:典型焊接材料的应用。 难点:焊条药皮原材料作用。 4.熔池凝固和固态相变 (1)了解焊缝凝固和焊接接头的固态相变; (2)掌握焊缝中夹杂物的种类和危害; (3)重点掌握焊缝中气孔的形成机理。 重点: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杂。 难点:气孔形成机理。 5.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 (1)了解焊接热影响区的性能变化; (2)掌握焊接热循环的概念及主要参数; (3)熟练掌握低碳钢和不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 重点:焊接热循环、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变化。 难点:焊接热影响区脆化。 6.焊接裂纹 (1)了解焊接裂纹的危害、分类及一般特性; (2)掌握冷裂纹和热裂纹的影响因素; (3)掌握焊接热裂纹和焊接冷裂纹的产生机理。 重点:焊接冷裂纹和热裂纹产生机理。 难点:延迟裂纹。 (三)实验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安排3个实验: 1.扩散氢实验:测定焊接接头扩散氢的含量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 2.焊条性能实验:比较两种标准焊条的气孔倾向和各种工艺性能。 3.焊接接头金相组织观察:了解常用钢材用几种焊接方法焊接时其接头的金相组织。 以上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具体内容及要求见实验教学大纲。 三、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 1.参考教材: [1] 张文钺.焊接冶金学 (基本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 2.参考文献: 四、考核形式和考核要求 (一)考核形式 课程考核性质: 考试 课程考核方式: 闭卷 课程考核时间: 120分钟 卷面满分: 100分 (二)考核内容 1.绪论 (焊接接头的形成) 基本考核内容:焊接接头的形成和焊接温度场。 重点考核内容: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