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包金山金矿选厂扩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4
1.1 项目背景 4
1.2 现有工程概况 4
1.3 拟建项目建设性质及规模 6
1.4 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10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12
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2
2.2 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 13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8
3.1 污染源分析 18
3.2 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22
3.3 环保措施 28
3.4 环境风险 28
3.5 经济损益分析 29
3.6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30
4 公众参与 32
4.1公众参与调查范围、对象及内容 32
4.2调查方法 32
4.3小结 36
5 结论与建议 38
5.1 总体结论 38
5.2 建议和要求 38
6 联系方式 40
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40
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机构名称与联系方式 40
1 建设项目概况双峰县包金山金矿是一家国营企业,以采选金矿为主,主要产品为金精矿,位于双峰县城北19公里处,选厂位于梓门桥镇牌头村,原为一个实际日处理量为50吨的简易选厂,采用重选+全泥氰化工艺,但该选厂的生产规模小,污染严重,且采用的工艺是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改本)所禁止的。
双峰县包金山金矿拟投资276万元对原选厂进行技术改造,选矿采用重选+浮选工艺,扩(改)建后日处理原矿石为100吨(现场踏勘时,项目选厂已在原址进行了重建,新尾矿库坝体基本建成,项目未批先建,本次评价为补办环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双峰县包金山金矿委托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环境评价工作的委托后,立即组成了环评项目组,开展了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并根据该工程的可研及相关资料,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双峰县包金山金矿尾砂坝扩建及主副井采矿系统工程项目(日处理含金原矿100吨)环境影响报告表于1999年8月委托娄底市环科所进行评价,1999年10月通过了娄底市环境保护局审批,1999年年底进行生产,选厂实际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量50吨,用重选+全泥氰化工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2002年2月1日实施,本项目生产在该办法实施之前,未进行验收手续),但该选厂的生产规模小,污染严重,采用的工艺是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改本)所禁止的,至2005年选厂停止运行。
根据现场踏勘,原有选厂的厂房已经拆,并在原选址上已进行重建,企业已停止生产,仅保留了一栋办公楼;老尾矿库的闭库正在进行,新尾矿库坝体基本建成,项目未批先建,本次评价为补办环评。
根据湖南正和勘察设计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双峰县包金山老尾矿库的治理方案设计说明书》的资料,原双峰县包金山金矿选矿厂生产规模为日处理原矿石50t,生产流程为重选+全泥氰化工艺流程,年排放尾矿约0.97×104m3。包金山老尾矿库初期坝为浆砌石坝,坝底原地面高程为+108.0m,坝顶高程为+118.0m,坝高为10.0m,基础深2.0m,坝顶宽2.0m,内坡垂直,外坡坡比为1:0.1。据外表观察和调查,坝体质量较好,坝体内、外坡坡面块石砌筑情况良好,坝身大多由毛石堆筑而成,水泥砂浆密实且分布均匀。坝基及坝肩均以中风化板岩为持力层。
老尾矿库位于选厂的南侧,选矿厂生产的尾矿自流排入库内,在坝前及库尾自然堆积,库内已堆积尾砂约5万m3。尾矿库内尾砂滩面高程为+117.0m~132.0m,坝前尾砂堆积坡度较平缓,库内尾砂干滩坡降为1:50~1:100。库尾尾矿堆积坡度较陡,尾矿堆积最高点标高为+132.0m,库尾尾砂堆积体外坡已见明显雨水冲刷现象。
库内没有排水排洪设施。
尾矿库没有位移沉降等观测设施,也没有安全警示标志。
尾矿库位于选厂南侧冲沟沟谷,沟内植被发育。(1)、项目名称
双峰县包金山金矿选厂扩(改)建项目。
(2)、建设地点
工程位于双峰县梓门桥镇牌头村,原有厂址区。
(3)、工程性质、建设内容
本项目为扩改建(项目未批先建,本次评价属于补办环评),其主要建设内容见表。表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序号 项目 工程内容 备注 1 选厂 位于包金山矿区主井附近(3.6km),选矿能力100t/d(3万t/a); 拆除原有选矿厂房,重新修建,采用重选+浮选工艺 2 尾矿库 老尾矿库 正在闭库 覆土绿化 九亩冲尾矿库 ①、在初期坝下游修建一座回水池;②、修建回水设施。 初期坝已开始建设,位于选厂N向50m处的山谷地,初期总库容为3.98万m3,后期采用上游法尾矿堆坝址,服务年限为7.9a 3 配套设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