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方案-条文说明.doc

发布:2019-01-06约1.91万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完美WORD格式整理 PAGE 专业资料分享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条文说明 目 录 TOC \o 1-2 \h \z HYPERLINK \l _Toc120441803 1. 总 则 PAGEREF _Toc120441803 \h 39 HYPERLINK \l _Toc120441804 2. 术语与符号 PAGEREF _Toc120441804 \h 41 HYPERLINK \l _Toc120441805 2.1 术语 PAGEREF _Toc120441805 \h 41 HYPERLINK \l _Toc120441806 3. 设计要求 PAGEREF _Toc120441806 \h 42 HYPERLINK \l _Toc120441807 3.1 一般规定 PAGEREF _Toc120441807 \h 42 HYPERLINK \l _Toc120441808 3.2 系统设置 PAGEREF _Toc120441808 \h 45 HYPERLINK \l _Toc120441809 3.3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PAGEREF _Toc120441809 \h 48 HYPERLINK \l _Toc120441810 3.4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PAGEREF _Toc120441810 \h 62 HYPERLINK \l _Toc120441811 3.5 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 PAGEREF _Toc120441811 \h 68 HYPERLINK \l _Toc120441812 4. 系统组件 PAGEREF _Toc120441812 \h 69 HYPERLINK \l _Toc120441813 4.1 一般规定 PAGEREF _Toc120441813 \h 69 HYPERLINK \l _Toc120441814 5. 操作与控制 PAGEREF _Toc120441814 \h 70 HYPERLINK \l _Toc120441815 6. 安全要求 PAGEREF _Toc120441815 \h 71 1. 总 则 1.0.1 本条阐明本《规范》 1.0.2 本《规范》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部位,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其它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及消防监督部门针对保护场所的火灾特点、财产价值、重要程度等所作出的有关要求确定。 当今,国际上已开发出化学合成类及惰性气体类等多种替代哈龙的气体灭火剂。其中七氟丙烷及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在我国哈龙替代气体灭火系统中应用较广,且已应用多年,有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七氟丙烷是目前替代物中效果较好的产品。其对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0,温室效应潜能值GWP=0.6,大气中存留寿命ALT=31(年),灭火剂毒性——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9%,灭火设计基本浓度C=8%,具有良好的清洁性——在大气中完全汽化不留残渣、良好的气相电绝缘性及良好的适用于灭火系统使用的物理性能,自20世纪90年代初,工业发达国家首选用其替代哈龙灭火系统并取得成功。IG541灭火剂由N2、Ar、CO2三种惰性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ODP=0,使用后以其原有成分回归自然,灭火设计浓度一般在37%~43%之间,在此浓度内人员短时间停留不会造成生理影响。系统压源高,管网可布置较远。1994年1月美国率先制定出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标准(NFPA200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亦制订了国际标准《洁净气体灭火剂一物理性能和灭火系统设计》(ISO14520)。应用实践表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均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保护目的。 热气溶胶灭火技术是由我国消防科研人员于20世纪六十年代首先提出的,自90年代中期始,热气溶胶产品作为哈龙替代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大量使用。基于以下考虑,将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列入本《规范》: 1) 热气溶胶中60%以上是由N2等气体组成,其中含有的固体微粒,平均粒径极小(小于1μm),并具有气体的特性(不易降落、可以绕过障碍物等),故在工程应用上可以把热气溶胶当做气体灭火剂使用。 2) 十余年来,热气溶胶技术历经改进已趋成熟。但是,由于国内外各厂家采用的化学配方不同,气溶胶的性质也不尽相同,故一直难以进行规范。2004年6月,公安部发布了公共安全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