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简述我国渔业法规定的捕捞禁、限措施。
2.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管理体制,存在如下分工()
A、土地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B、矿业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C、水资源由水利部管理
D、林业由国家林业局管理
E、农业、草业、渔业由农业部管理
3.2002年颁布的新《水法》规定水资源的所有权由()。
4.我国约有高等植物3.28万种,约占世界高等植物种类的()
A、10%
B、20%
C、30%
D、40%
5.简述国际环境法客体的特殊性。
6.《水污染防治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A、江河
B、湖泊
C、水库
D、内海
E、领海
7.试述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处罚的三种程序类型?
8.简述各级人民政府防止噪声污染的主要职责。
9.我国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内容?
10.《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于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A、禁止向海域排放
B、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
C、限制向海洋排放
D、可以向海域排放
11.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
A、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
B、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C、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D、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E、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12.环境法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B、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验收
C、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建设
D、同时投资、同时建设、同时验收
13.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文献是()
A、《沙乡年鉴》
B、《寂静的春天》
C、《自然的权利》
D、《增长的极限》
14.下列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B、人类能够主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对人类的限制
D、人类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E、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15.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
16.对人类环境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人类环境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提出的
B、人类环境是生态学中的一种
C、人类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世界
D、人类环境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
E、现阶段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保护对象是生态学中的环境
17.法律规定,在内水、近海从事捕捞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捕捞许可证作业。这些规定包括()
A、作业类型
B、作业时限
C、作业人数
D、渔具数量
E、作业场所
18.耗竭性资源又称()
A、可更新资源
B、再生性资源
C、有限资源
D、不可更新资源
19.国家所有的草原由()代为行使所有权。
20.我国《森林法》规定的“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行政处罚方式是指()
A、责令加害人对森林所有人进行损害赔偿
B、收缴违法所得上缴国库
C、对盗伐、滥伐等其他方式破坏森林资源的人,责令其补种一定数目的树木,或处予被毁坏林木价值一定倍数的罚款
D、责令破坏环境资源的人限期更新造林
21.有权制定环境噪声质量标准的机关是()
A、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国务院
22.在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方面,我国目前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