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22和R717制冷剂的比较.doc

发布:2019-09-04约2.5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22和R717制冷剂的比较 摘要:随着制冷行业的发展,制冷剂的种类越来越多,迄今比较常见的制冷剂还是氟利昂22和氨。本文结合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就R22和R717制冷剂的性质和其制冷系统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R22;R717;制冷剂;比较。 引言 随着制冷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冷剂被发现和使用,迄今常见的制冷剂还是氟利22(R22)和氨(R717)。随着《蒙特利尔保护臭氧层公约》的实施,氟利昂22终将走向历史舞台,但就目前来看氟利昂22还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制冷剂。 2? ?R22和R717的物理性质 2.1 R22的物理性质 R22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CHClF2,分子量86.47,属于HCFC型制冷剂,标准沸点-40.8℃,凝固点-77.7℃临界点(????????)无色无味 2.2 R717的物理性质 氨分子式NH3,分子量17,无色有刺鼻的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标准沸点-33.4℃,凝固点-77.7℃。 2.3 R22和R717热力性质的比较 R717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和单位体积制冷量均较大。R22的单位质量制冷量较小,单位体积制冷量和氨的差不多。它们的饱和压力特性差不多,大致的趋势如图1: T T P 约33.5℃ 图1 3. R22和R717的应用 目前R22主要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的制冷系统中,R717主要用于大型的制冷系统中。下面主要在R22和R717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上做一些探讨。 3.1 对设计的要求 首先,从供液方式上,就目前来看R22主要是直接膨胀供液;R717的制冷系统主要为泵供液。当然也有其他供液方式的应用,当泵供液用于R22的系统时,为了回油对系统的低压循环桶的构造有特殊的要求,因为在低温下冷冻油和R22是分离的且其密度较R22的小,所以在低压循环桶内油是浮在上部的,为了回油需在其正常液位处加一个回油槽,如图2 图2低压循环桶这就对低压循环桶内液位的稳定性要求高了些,而且如果多台机器并联运行的话还要考虑均匀回油的问题。 并且R22的系统所选用的过滤器为干燥过滤器,因为R22和水是分离的如果有水分会造成“冰堵”。 图2 低压循环桶 并且在管径的选择上必须要考虑必要的回油速度。 3.2 对安装的要求 R22和R717的制冷系统对蒸发器至压缩机的管道坡度要求有所不同,为了方便回油R22的系统管道坡向压缩机,而氨系统恰恰相反管道坡向蒸发器或低压循环桶这是为了避免压缩机出现“湿行程”。为了避免R22系统压缩机回液常在系统中安有回热器或气液分离器。并且为了回油要在压缩机的吸气上升立管下部设回油弯。 在管道材质上,氨对铜具有腐蚀作用所以系统中不允许有铜材出现。 从蒸发器的供液回气位置看,R22的系统多为上进下出;R717的一般是下进上出。 3.3 运行上的差异 就现在来看,R22的制冷系统大都实现了自动控制或半自动控制,氨系统自动控制的较少。所以R22的系统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在能耗方面我们就-10℃/35℃、-35℃/35℃R22和R717的理论循环做一下计算。 h h 图3 图3 表1-10℃/35℃的理论循环 表1 h1 (KJ/Kg) V1(/Kg) h2(KJ/Kg) h3(KJ/Kg) R717 1447.2 0.416 1710 366.7 R22 401.6 0.065 438 243.1 R717的单位质量制冷量:1447.2-366.7=1080.5 KJ/Kg 单位容积制冷量:1080.5÷0.416= 2597.36KJ∕ 理论比功:1710-1447.2=322.8 KJ/Kg 制冷系数ε:1080.5÷322.8=3.347 R22的单位质量制冷量:401.6-243.1=158.5 KJ/Kg 单位容积制冷量:158.5÷0.065=2438.46 KJ∕ 理论比功:438-401.6=36.4 KJ/Kg 制冷系数ε:158.5÷36.4=4.354 表2 表2 -35℃∕35℃的理论循环 h1 (KJ/Kg) V1(/Kg) h2(KJ/Kg) h3(KJ/Kg) R717 1413.8 1.217 1840 366.7 R22 390.9 0.1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