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米沉井下沉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5米沉井下沉施工方案
编辑单位:江苏锦峰水下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编辑人联系:I39 2I8 I4666
沉井基础上下敞口带刃脚的空心井筒状结构下沉水中到设计标高处,以井筒作为结构外壳而建筑成的基础。以沉井作为基础结构,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的一种深基础。沉井是一个无底无盖的井筒,一般由刃脚、井壁、隔墙等部分组成。在沉井内挖土使其下沉,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混凝土封底、填心、修建顶盖,构成沉井基础。埋深较大,整体性好,稳定性好,具有较大的承载面积,能承受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载。此外,沉井既是基础,又是施工时的挡土和挡水围堰结构物,其施工工艺简便,技术稳妥可靠,无需特殊专业设备,并可做成补偿性基础,避免过大沉降,在深基础或地下结构中应用较为广泛,如桥梁墩台基础、地下泵房、水池、油库、矿用竖井以及大型设备基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基础等。但沉静基础施工工期较长,对粉砂、细砂类土在井内抽水时易发生流砂现象,造成沉井倾斜;沉井下沉过程中遇到的大孤石、树干或井底岩层表面倾斜过大,也将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沉井按其截面轮廓分,有圆形、矩形和圆端形等三类。 圆形沉井水流阻力小,在同等面积下,同其他类型相比,周长最小、摩阻力相应减小,便于下沉;井壁只受轴向压力,且无绕轴线偏移问题。 矩形沉井和等面积的圆形沉井相比,其惯性矩及核心半径均较大,对基底受力有利;在侧压力作用下,沉井外壁受较大的挠曲应力。 圆端形沉井对支撑建筑物的适应性较好,也可充分利用基础的圬工,井壁受力也较矩形有所改善,但施工较复杂。
2.?高处作业必须支搭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上下作业平台必须设安全梯、斜道等攀登设施;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应随时检查,确认安全。
3.?拆除支垫应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规定的抽垫要求;抽出垫木后应用砂性土回填、捣实;抽垫时应采取防止沉井偏斜的措施;抽垫时应由作业组长指挥,分区域,按规定顺序进行;?定位支垫处的垫木应按设计规定程序最后抽出,且不得遗留。
4.?沉井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时方可拆除,刃脚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时方可拆除;沉井分节预制时,分节预制高度应依其下沉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摩阻状况,由设计或施工设计确定。底节沉井的最小高度应满足拆除垫木后的竖向挠曲强度要求。
5.?沉井制作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岛标高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70cm以上。
(2)?筑岛应能承受水流对岛体的冲刷,确保岛体稳定。
(3)?筑岛的平面尺寸应满足沉井制作和抽垫等施工要求,沉井周围应有2m以上的护道。
(4)?筑岛材料应为透水性好、易于压实和开挖的无大块颗粒的砂土或碎石土等。
(5)?在浅水区域或可能淹没的旱地、浅滩应筑岛制作沉井。
6.?制作沉井时应同步完成直爬梯或梯道预埋件的安设;直爬梯和梯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梯道宽度不宜小于70cm;坡度不宜陡于50°;梯道宜使用钢材焊制,钢材不得腐蚀、断裂、变形;?每步高度不宜大于25cm,严禁用钢筋做踏板;梯道临边侧必须设防护栏杆。
(2)?采用斜道(马道)时,脚手架必须置于坚固的地基上,斜道宽度不得小于1m,纵坡不得陡于1∶3,支搭必须牢固。
(3)?采用固定式直爬梯时,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且为50cm,埋设与焊接必须牢固。梯子顶端应设1.0m~1.5m高的扶手;攀登高度超过7m以上部分宜加设护笼;超过13m时,必须设梯间平台。
(4)?人员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双手扶梯;梯子上有人时,他人不宜上梯。
(5)?采购的安全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自制安全梯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攀登高度不宜超过8m;梯子踏板间距宜为30cm,不得缺档;梯子净宽宜为40cm~50cm;梯子工作角度宜为75°±5°。
2)?梯子需接长使用时,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一处。连接后的梯梁强度、刚度,不得低于单梯梯梁的强度、刚度。
3)?梯脚应置于坚实基面上,放置牢固,不得垫高使用;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
4)?梯子结构必须坚固,梯梁与踏板的连接必须牢固;梯子结构应根据材料性能进行受力验算,经计算确定。
(6)?基坑施工现场可根据环境状况修筑人行土坡道供施工人员使用,人行土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中应采取防扬尘措施,并经常维护,保持完好。
2)?两侧应设边坡,沟槽(基坑)侧无条件设边坡时,应根据现场情况设防护栏杆。
3)?坡道土体应稳定、坚实,宜设阶梯,表层宜硬化处理,无障碍物。
4)?宽度不宜小于1m,纵坡不宜陡于1∶3。
7.?临边作业必须设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木质栏杆上杆梢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