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梅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doc

发布:2016-08-14约4.87万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 梅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姓名:许换山 班级:06水工本(1)班 学号:2006101150 指导教师:王美生 2010.01.11 目 录 工程概况………………………………………………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5 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规划………………………………7 施工准备………………………………………………11 砌石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方法………………………13 土方开挖施工工序、施工方法………………………18 土方填筑施工工序、施工方法………………………24 混泥土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方法……………………31 混泥土预制块护坡工程施工工序、施工方法………38 重建溢洪道工程施工程序、施工方法………………41 金属结构设备施工工序、施工方法………………48 施工总进度控制与保证措施………………………53 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61 安全保证及管理措施………………………………66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69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76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梅家水库位于进贤县白圩乡金山村委会中荣村,西距进贤县城约17k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32km2,水库总库容143.95×104m3,设计灌溉面积2000亩,实际灌溉面积18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一)型水库。水库地理位置重要,下游有6个村庄,人口3200多人,农田4500亩,有重要的交通要道316国道。水库于1979年动工兴建,1980年基本建成,经199年加高、加固达到现有规模,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溢洪道及灌溉涵管等。 梅家水库坝址区属构造剥蚀丘陵河谷地貌单元,坝址处沟谷呈“U”型,山区河流自西向东流经坝址,坝址位于山间沟流峡谷段,坝肩山体浑圆,植被尚发育,坝址下游地势渐开阔,发育山间洪积阶地,阶地呈不对称分布。大坝左右坝肩山体宽厚,山体边坡坡角一般为30°~40°,大坝位于两侧山体垭口处,轴线呈北东向展布,副坝位于大坝北东侧山坡低凹处,轴线呈北西向展布。 根据水文调洪成果,水库总库容143.95×104 m3,根据(GB50201-94)《防洪标准》和(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本工程等别为IV等,小(一)型水利工程,大坝、溢洪道及灌溉涵管为4级建筑物,设计洪水为10年一遇洪,校核洪水为50年一遇洪水。 本次梅家水库工程的任务 水文气象条件 据进贤县气象站资料统计,本区域多年平均气温17.7℃,极端了高气温40.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2.1℃;多年平均蒸发量1543.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风速1.9m/s,全年最多风向为北风,历年最大平均风速为14.2m/s;多年平均无霜期276天。 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有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地层。 工程区属官帽台穹四级构造单元,位于萍乐凹褶断束东之南,据区域资料显示和本次勘察均未发现有断裂构造通过坝址区,但受多期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和长期的风化作用,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场区基岩受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和长期的风化作用,裂隙较发育,据地表测绘对左右坝肩基岩裂隙调查统计,发育于场区千枚岩中的构造裂隙主要北北西、北西和北东向,裂隙闭合,裂面平直光滑。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的界定,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区域稳定性较好。 工程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表水对砼具分解类中等腐蚀性。 大坝为均质土坝,大坝坝体土主要由棕红色、黄褐色粘土、强风化千枚岩碎屑组成,坝体碾压不充分。坝体土平均干密度为1.46g/cm3,偏小,填筑质量差;坝体土地勘渗透系数建议值为K=×10-4cm/s,具中等透水性,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大坝运行中,下游出现渗水,坝体存在渗漏问题。建议对坝体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副坝位于一天然垭口处,经勘察,副坝填土主要取自坝区附近的第四系残坡积粘土和强风化千枚岩碎屑等。副坝坝体填土渗透系数建议值为1.82×10-4㎝/s,本次对副坝进行加固处理,增设砼预制块护坡和草坡护坡,暂不进行防渗处理。 据钻探揭露,坝基表层上局部覆上更新统残坡积低液限粘土,其防渗性较好,但其下分布为为强风化千枚岩,呈弱透水性,地勘建议渗透系数为5.3×10-5cm/s,故坝基基岩基本不存在渗漏问题。经现场勘察,外坡脚处见有渗漏水点,认为大坝坝体填土与坝基接触部位有可能形成坝基渗漏的可能性较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