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企业信息管理简答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简述企业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获得竞争优势。书P21
答: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下述途径将信息技术转变为自己的核心能力。寻求能够形成稀缺能力的信息技术应用;关注那些能够使能力增值的信息技术应用;识别那些难于模仿的信息技术应用;追踪那些没有战略替代物的信息技术应用。
简述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任务。P144
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制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和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制定组织的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方案;
根据组织目标和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划方案;
安排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方案。
简述DSS的特点和功能。P64
答:特点:1。面向高层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问题2。把模型或分析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存取技术及检索技术结合起来,所以,一般具有较高的分析数据的能力。3。易于使用,特别适合于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方式使用。4。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及适应性。5。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决策者制定决策。
功能:1。提供决策所需的内源数据,2。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外源数据库。3提供与决策有关的各项活动的反馈信息。4存储和管理各种决策模型。5提供各种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运筹学方法。6具有对数据、模型、方法进行管理的功能(查找、修改、删除、增加)。7利用模型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8具有人机对话接口和图形加工、输出功能。9支持分布式使用方式。
简述关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P30
答:关系中每个元组(记录)的分量必须是原子的,即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再分的;表中每一列的值只能取自同一个域;表中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表中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表中不允许出现完全相同的两行。
简述ERP系统的管理思想。P74
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
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简述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条件。P7
用户的积极配合;高层领导的参与;科学的管理基础;具有较高素质的信息开发专业队伍;合理地确定信息系统目标。
简述原型法的优缺点。P194
由于用户更加积极参与系统的开发,减少了开发时间,大大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通过原型法使信息需求的定义工作更为直观,简单。通过一系列对原型的修改和完善,大大增加了用户对设计的满意程度,进而提高了信息系统的质量。减少了系统开发费用。
原型法的缺点是:
分析和设计上的深度不够,从而可能造成在未能很好地理解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就着手程序代码的编写。原型法中的第一个工作可能并不是一个最优方案。
通过原型法所开发的系统不具备灵活性,以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工作原型不见得容易修改。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P28
答:1。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3。可控冗余度,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4。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5。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成为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接口。
7。对数据的操作不一定以记录为单位,也可以以数据项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试述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容 P141
(1)企业信息化的含义。(2)企业信息化战略含义。(3)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跟踪学习战略。应用开发战略。系统维护战略
简述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P58
(1)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组织目标决定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组织变化促进信息技术发展;组织的约束条件制约着信息系统的变革。
(2)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作用具体体现在:信息系统对组织战略的支持;信息技术为企业变革提供支持;
信息系统也能成为组织的累赘。
简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P204
答:1。严格遵循系统分析报告所提供的文档资料,不能任意更改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2权衡系统的投资和效益的比例。3保证系统的效率和质量。4体现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适应性。5合理运用先进和成熟技术,即既要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又要避免更大的风险。6保证系统的安全性7产生完备的系统设计报告。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列举3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P45
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关系结构,实际上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1总线型络拓扑结构2星型络拓扑3环型络拓扑。
简述BSP方法的主要步骤 P149
答:1研究开始阶段2 定义企业阶段3定义数据类 4 分析现行系统 5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