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规划与设计实习报告青岛.doc

发布:2018-07-04约3.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规划与设计实习报告实习地点:青岛市实习时间:2010年5月10日——2010年5月14日实习目的:1 了解城市天际线的构成   2 认识到城市建设与当地的地形地理条件的关系  3 了解城市建设特色的营造 4 了解城市特色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与设计实习内容:青岛之行,收获良多,带着相机,记录了对这个海滨丘陵城市的认识。这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我想,规划与建筑文化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显著特征在于,它是以时间和可触摸的实在形式完成了一种对于城市人居及活动环境的解读,而我将把这些个人浅薄的记忆及理解还原到纸上。青岛轮廓——城市天际线 与其说青岛是一个滨海城市,不如将其视为一个海湾城市,这里的海水偏于平静,轻轻拥着这个充满异域风情又拥有典雅东方气质的城市。在滨海沿线,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保留了较好山体轮廓线,进而营造了较好的城市天际线。春末夏初的青岛,蓝天白云,海天之间,高楼林立,勾画出大气的城市天际线。青岛的建筑,间距较大,距离车行道的距离也较大。不同于香港的鳞次栉比,那样的密度让人真的觉得好像鱼鳞和梳齿一样密集,也不同于南京上海的堆积。这个距离,适合观看,适合人们悠闲地去感受,宜人亲切的空间尺度便在这个城市随处可见,建筑所勾勒出来的天际线亦是与城市生活氛围相协调。青岛初识——新城区、五四广场、浮山湾由于五四广场位于青岛的新城区,在去往五四广场的路上,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建筑颇具时代感,与此同时,在小细节的处理上,抓住了整个城市特有的欧洲风范。譬如,建筑色彩的处理、门窗等外形的配置上,都生动地展示了这个城市色彩外环境的特色——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此外,由于青岛是个丘陵城市,道路与建筑的组合给人的感觉并不像大多数大城市的生硬、疏远,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创造了这个城市宜人的空间尺度,青岛是一座细腻的城市,干净整洁,狭窄但畅通的道路,随处可见的小洋房,无处不散发着典型欧洲城市的风情。五四广场北面为青岛市政府,南面为浮山湾。火红的主题雕塑——五月的风,是最为吸引我的地方,在大面积绿色和海蓝色的衬托下更加活泼,充满现代感。在造型方面,“五月的风”为螺旋向上的结构组合,仿佛一阵从海上呼啸而来的风,一种刚柔并济的力量,很好地体现了这个广场的爱国主义基调。五四广场植物配置丰富,色彩上并未有夺目的处理,带状明媚的红色系搭配大片的绿色,悠闲的人们三两迎风漫步,构成既富有现代园林气息,又不失典雅细腻气质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环境。五四广场上建筑小品、铺地的布置,都体现了临海广场的特色。比如,广场上的膜结构凉亭,仿佛海上船只的扬帆,曲线的铺地装饰,犹如海浪涌来;在色彩处理上,采用蓝白两色,与碧海蓝天相协调。青岛慢节奏的城市生活带来相应的城市活动空间的特色,在我看来青岛更具有小城市的特性,随处可见的绿地,小尺度的街区,就连大海也沾染了青岛这个海湾城市的可亲与细腻。浮山湾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这里是建设海上体育运动、海滨旅游及休闲娱乐设施的理想地带。远远看去,场馆与浮山湾有机地融为一体,仿佛航驶在海上的一艘轮渡,为青岛城市天际线的勾勒增添了一笔美丽。青岛特色——老城区、八大关、栈桥郁达夫笔下的青岛是高低不平,树木青葱,有白的灯台,红的屋瓦,弯曲的海岸和点点的近岛遥山,堪比一个大家闺秀。这样的描述如今在老城区的踪迹更为明显,宁谧的小路在老树茂密的枝叶下静歇,道路随地势起伏的弯曲和路边的草皮,路边的建筑或许是一个世纪前的。老城区的房子,同新城区林立的高楼最显著的区别,一切都在左右,触手可及。如今,青岛老城区的德式建筑风格和规划理念依然保存完好,多是绿树掩映下造型各异的欧式建筑群。这些建筑多是由青岛浮山优质的花岗岩石料砌成,上覆红色筒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颇具观赏性:或古堡、或教堂、或别墅、或官署,在蓝天碧海映衬下,在绿树鲜花点缀下,犹如一个个凝固而多变的音符,协奏出一曲恢宏的城市建筑交响。适于人们生活及交往的空间,在老城区似乎更为清晰可见,矗立的高楼大厦看多了,颇觉得混凝土和玻璃没什么可爱,还是小路和林立的树木,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我想,一个城市的老城区早已将记忆沉淀为浓厚的人情味,正是当今城市中所缺少的。如今,许多城市提出建设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无非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营造所谓的“人情味”。青岛的楼房多被刷上了或蓝或绿的油漆,区别于如老城区台东路步行街附近的房子,甚至画有装饰图。入夜的时候去看了台东的步行街,与大多数城市中的步行街一样,充满现代感与节奏感,但独树一帜的是其墙上的装饰画,给人一种近乎超现实的艺术气质。“八大关风景区”主要大路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统称为八大关。“八大关”的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建筑造型独特,风格各异,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八大关”布局特色是把公园与庭院融合在一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