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电联产、集中热研究.doc

发布:2017-02-26约9.01千字共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政策研究 前言 发展热电联产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世界各国各地区特别是美国、俄罗斯、欧洲各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很重视。2001年,布什政府提出“美国能源政策”报告,在这项能源战略性计划中共提出了105条建议,主要集中于提高能效、改善与增加能源基础设施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能源供给等三个方面。报告在节能现代化中提出:为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提供税收优惠和简便的审批程序(2001年,《美国能源政策》)。欧盟计划到2010年热电联产所占的发电市场份额达30%,其中,丹麦热电联产占发电市场的45%;荷兰目前热电联产已占发电市场的40%。俄罗斯早在1993年热电装机就有6530万千瓦,热电厂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达33%以上。 一. 选择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政策考虑 1. 节约能源 热电联产利用发电后工作介质的热能,以蒸汽或热水形式向用户供热,热电联产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CO2排放量。它有多种组合形式,如采用背压汽轮机系统、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系统、燃气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内燃机余热利用系统,以及联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等。它可由工厂自备电厂实现,也可由公用事业的大型热电厂实现。太原第一热电厂(总发电容量122.5万KW,总供热量5000GJ/h)是一个有代表性的大型热电厂。大型热电厂有规模大、效率高、环境保护易于实现等优点,但也有热网投资大,运行损耗大等缺点。它适用于热负荷集中的工厂区或城区供热。 90年代以来,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随着天然气管网的普及和小型高效燃气轮机、往复式煤气机和燃料电池装置的出现,分布式热电联产装置也逐步发展起来。另外,为在夏季热负荷较低时充分利用热能,还出现了热、电、冷三联供系统。 总之,热电联产机组在整个发电机组中所占的比例,会在21世纪不断提高,进而推动热电联产技术有更大的发展。 2. 保护环境 从下表可以看出,1998年至2002年我国统计城市空气质量状况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所占的比例除2001年略有下降外,呈逐年提高的态势,这说明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的趋势在得到遏制。但是,空气污染程度仍然严重,尤其是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污染就更为严重。颗粒物仍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2001年与2002年,分别有64.1%和53.5%的统计城市年平均颗粒物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02年占统计城市29.2%的城市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超过三级,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占统计城市的19.4%。 1998-2002年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年度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年 统计城市数 322 338 332 341 471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 27.6% 33.1% 34.9% 33.4% 44.4% 空气质量达到三级劣于二级城市比例 28.9% 26.3% 30.1% 33.4% 28.7% 资料来源:国家环保总局网站 改善城市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是改善锅炉供热的方式。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相对分散小锅炉供热在降低污染、尤其是减少颗粒物污染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最近几年推广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可实现炉内脱硫,故能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例,在该市空气质量达标的计划中,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承担着52%的烟尘削减任务。2002年到2003年,该市已经拆除并取缔了311个分散小锅炉,小锅炉并网及新增供热面积700万m2,预计2004年牡丹江对市第二发电厂、市热电厂和市天利热电厂改造完成之后,拆除并取缔分散小锅炉将达458个,小锅炉并网及新增供热面积将达到984万m2,整体烟尘削减量将达4341吨。 3. 提高生活热电厂都建在热负荷中心,区域热电厂的上网电量也在就近消化,热电厂供电 表-1 国家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相关法律文件的发布 时间 发布部门 文件名称 80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1985)》 1981年 国务院 有关节能的指示 1986年 国务院国发(1986)22号文批转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计委 《关于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工作报告的通知》 1989年 国家建设部 《集中供热产业政策》 1989年 国家计委通知 《关于鼓励发展小型热电联产和严格限制凝汽小火电建设的若干规定》 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90年代初 国家环保局、建设部 在全国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争创卫生城市工作 1995年8月 八届人大15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95年3月 建设部国家计委 《关于加强城市供热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9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年1月 国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