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爱国统一战线思想.doc

发布:2017-08-04约3.9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爱国统一战线思想 本文是一篇爱国统一战线思想,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依靠广大人民、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正确政策,形成了一整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路线、策略和方针,具体内容请查看全文。 摘要:统一战线,简称统战,是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出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目前的时局,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防止冒险主义。在1939年《共产党人》杂志的发刊词中,毛泽东将它与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一起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内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大革命时期的国共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关键词:统一战线 毛泽东 抗日民族 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产生,在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影响,在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支持、组织上帮助下组建(或改建)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民主党派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胜利,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由全国各族人民、各阶层爱国人士、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各民主党派及其所联系的阶级、阶层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支重要力量,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竭心尽力,从而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一、民主党派在政治上坚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国共合作、反对投降分裂的主张,并始终拥护中共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一)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为实现停止内战、抗日救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成为各革命阶级、政党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然而,面对日军的步步紧逼,蒋介石却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共政策,一方面,他下达不抵抗命令,纵容日军侵入中国东北,致使东北全境沦陷;另一方面,他下令加紧进攻红军,将内战推向高潮;与此同时,还加强舆论控制,严禁抗日宣传,阻止各阶级各党派的抗日救亡活动。蒋介石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有着强烈爱国精神的民主党派人士的强烈不满,他们不顾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勇于谴责误国政策,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并积极撰写救亡文章,致力发表抗日演讲,公开呼吁:国事至此,一切政见异同已成次要之问题,当务之急,惟在如何团结全国已涣散之人心,共临大敌。[1] (二)积极促进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华北事变爆发后,共产党审时度势,放弃反蒋抗日口号,进而将口号转变成逼蒋抗日。对于共产党政策的转变,民主党派人士表示了欢迎和支持。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著名的《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各党派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民主党派立即表示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大家相互秘密宣传阅读并奔走相告,心情十分激动。一致认为《宣言》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反映了我们的愿望和要求。[2]救国会以团结全国救国力量,统一救国方策,保障领土完整,谋取民族解放为宗旨,明确表示赞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对共产党的军事行动,联合红军,共同抗日,给予人民抗日言论和救国运动的自由;表示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救亡战线的立场上,不动摇,不妥协退让,直到中华民族取得完全胜利。1936年7月15日,沈钧儒、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民主人士联名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关于建立救亡联合阵线(也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立场和主张,赞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3]各民主党派的积极态度在客观上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各民主党派的全力推动下,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9月23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及两党合作抗日的谈话,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对此,各民主人士无不欢欣鼓舞。 (三)反对投降分裂,支持团结抗战,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二是英美劝降的影响,三是蒋介石本就惧怕共产党和人民武装力量壮大而威胁其统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