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藏岩石和流体的物理性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或指单位体积岩石内所有孔隙的内表面积。 “岩石体积” 外表体积 骨架体积 孔隙体积 2、岩石的比面 岩石的比表面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积,m2/m3。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岩石比面的影响因素 岩石比面的大小影响化学方法采油的药剂消耗 ①颗粒直径 颗粒直径变小,比面值变大。 主要粒级分布(mm) 砂岩的比面(cm2/cm3) 1~0.25 500~950 0.25~0.1 950~2300 0.1~0.01 2300 普通砂岩 细砂岩 泥砂岩 ②泥质含量 泥质含量越多,岩石比面越大。 ③颗粒形状 颗粒越不规则,岩石比面越大。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3、砂岩的胶结类型 泥质胶结物 粘土矿物 (遇水膨胀、分散或絮凝) 岩石的胶结物 蒙脱石含膨胀层的混合层粘土伊利石高岭石 钠蒙脱石 600%~1000% 伊利石 减小孔隙的有效渗流半径 高岭石 充填粒间孔隙,随流体运移 绿泥石 二次沉淀 对储层的潜在影响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灰质胶结物 碳酸盐类矿物 (遇酸反应) 方解石(CaCO3) 白云石(CaMg(CO3)2) 菱铁矿(FeCO3) 与酸反应生成沉淀 酸敏矿物 绿泥石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硫酸盐胶结物 石膏和硬石膏 (高温脱水) 硅质胶结物 (胶结最结实) 硅酸盐 石膏 CaSO4?nH2O 硬石膏 CaSO4 影响束缚水饱和度的测定值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胶结类型: 基底胶结 孔隙胶结 接触胶结 杂乱胶结 岩石的胶结类型主要受胶结物含量、分布及颗粒与胶结物的结合方式的控制。 定义: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二、储层岩石的孔隙度 1、孔隙 岩石中未被碎屑颗粒、胶结物或其它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 裂隙(缝) 孔隙 空洞 空隙 砂岩的孔隙大小和形态取决于砂粒的相互接触关系以及成岩后生作用引起的变化。 孔隙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定义: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外表体积之比; 2、孔隙度的定义 (1)绝对孔隙度 (2)有效孔隙度 岩石总孔隙体积或绝对孔隙体积 岩石外表体积或视体积 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被油、气、水饱和且连通的孔隙体积 (3)流动孔隙度 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饱和于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发生运动时,与可动流体体积相当的那部分孔隙体积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三、岩石的压缩系数 上覆压力与孔隙压力的差值 等温条件下单位体积岩石中孔隙体积随有效压力的变化值。 定义: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 物理意义: 当地层压力降低单位压力时,单位体积岩石中由于岩石孔隙体积的缩小和孔隙中流体的膨胀而变化的总体积。 油藏弹性采油量: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四、油藏流体的饱和度 单位孔隙体积中流体所占的比例。 (同一油藏,同一时刻) 定义: ( l = o,w,g ) 勘探阶段:原始饱和度 开发阶段:目前饱和度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分布和残存在岩石颗粒接触处角隅和微细孔隙中或吸附在岩石骨架颗粒表面,不可流动的水。 1、束缚水 单位孔隙体积中束缚水所占的比例。 2、束缚水饱和度Swc 油藏的原始含油饱和度: 3、储量计算 油藏的地质储量: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4、残余油 被工作剂驱洗过的地层中被滞留或闭锁在岩石孔隙中的油。 残余油占储层的孔隙体积的比例。 5、残余油饱和度Sor 油藏采收率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五、油藏岩石的渗透率 岩石的渗透性:在一定的压差作用下,储层岩石让流体在其中流动的性质。其大小用渗透率表示。 (1)达西定律 1856年、法国人、享利·达西 未胶结砂充填模型 水流渗滤试验 达西实验装置 1、油藏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通用达西公式 粘度为1mPa·s的流体,在0.1MPa的压差下,通过截面积为1cm2,长为1cm的岩石,当流量为1cm3/s时,该岩石的渗透率为1μm2。 渗透率单位的物理意义为: 渗透率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达西实验的条件: K是仅与岩石自身性质有关的参数,它只决定于岩石的孔隙结构。 K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岩石孔隙100%为某种流体饱和; 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保持为层流; 流体与岩石不发生反应。 与所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2)、气测渗透率 在岩石长度L的每一断面的压力不同,气体体积流量在岩石内各点上是变化的,是沿着压力下降的方向不断膨胀。 玻义尔—马略特定律 则: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分离变量并积分,则: 气测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第三节 储层岩石物理性质 Klinkenbeger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