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5万吨免淘精米深加工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1.1.1.1项目单位名称:
1.1.1.2所有制形式:发展历程:主营业务: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1.2项目建设从200年月可研报告编制开始到20年月正式营运,历时个月。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农业项目财政补贴200万元,。项目建设可带动户预计每户;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统计年鉴》20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技术力量雄厚,市场、政策、技术等方面的风险。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项目提出的主要依据
2.1.1.1国家产业政策
粮油加工稻米加工开发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发芽糙米、留胚米、蒸谷米,高纯度米蛋白、米淀粉脂肪替代物、米糠多糖、米糠油、稻壳可降解环保餐盒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展米饭、米线、营养强化米等传统大米主食品的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建立健全稻谷加工标准体系、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检测体系。使日处理稻谷100吨以上碾米企业加工量占总加工量的比例提高到45%以上,标准一等以上大米占总量90%,优质品牌化大米供应量占全国城镇大米年消费总量的20%。2.1.1.2行业规划
大力发展粮食、经济作物、畜产品、水产品及其副产品的精深加工与循环利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依托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在重点开发区域,积极扶持以粮食、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农产品加工,稳步推进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适度开发区域,根据区域经济布局和资源特点,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2.1.1.3区域发展规划
2.1.2项目提出的理由
2.1.2.1区域经济
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省政府制定的水果、畜牧、优质粮、优质油、水产、茶叶、蔬菜、棉花十大主导产业。地处农业区,区域经济特色明显,确定的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属于省政府制定的十大主导产业,基础条件较好,且有等龙头企业带动,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的区域优势、产品优势和传统优势2.1.2.2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2.1.2.3存在问题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是的传统优势。该项目的实施形成+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广大农民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项目建设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需要
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结合项目单位整体实力的发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的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和带动全农民及周边地区发展,加快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程,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项目建设是引导农户科学的需要
项目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增强服务三农、服务社会的能力的需要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节约用地,也占耕地。建设用地因地制宜,优先考虑利用荒地和空地,尽可能不占或占耕地,并力求节约用地。
有利于区合理布置和安全运行。
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应有利于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松原市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为粮食生产创造了优越条件。全市土地总面积2109736.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03609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1%。人均占有耕地近4亩。我市主要土壤类型有四种: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河淤土。还有部分草炭土、盐碱土和风沙土。优越的土地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市四县一区均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少雨,升温较快;夏季炎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变温快,温差大,天气晴好;冬季漫长,降雪量小,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4.5,低温出现在一月,最低气温-36.1;高温出现在七月,最高气温36.9。年平均日照2879.8小时,无霜期135~140天。年降水量在400毫米至5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这两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春季多风,春夏秋三季以西南风为主,冬季则多刮西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4米/秒。境内有嫩江、松花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四条主要河流,第二松花江从市区穿过。全省60%以上面积的汇水与松花江流域90%以上面积的汇水都从我市通过出境。江河总径流量397.74亿立方米,总流域面积8012.47平方公里。全市境内有大中型湖泊26处,其中可利用湖泊9处,面积47269.7公顷。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