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球团系统工艺技术规程(第四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马钢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炼铁总厂 作业文件QEOSO/T 420 138-第四版
球团系统工艺技术规程
发放编号:
编 制:第二炼铁总厂
审 核:技术中心
批准人:苏世怀
2010-12-10 批准 2010-12-27实施
更改状态表
QEOSO/T 420 138
版本号 修改号 修改条款 批准人 实施日期 第一版 0 发布 胡夏雨 2004.12.28 第二版 0 换版 胡夏雨 2005.12.15 第三版 0 换版 施雄梁 2008.02.14 第四版 0 换版 苏世怀 2010.12.27
球团系统工艺技术规程目录
1总则……………………………………………………………2 2原料准备………………………………………………………2 3造球与生球筛分………………………………………………4 4竖炉焙烧………………………………………………………5 5冷却与成品球筛分……………………………………………7 6工艺除尘………………………………………………………7 7竖炉炉况的判断与处理………………………………………7 8竖炉烘炉及开、停炉操作……………………………………10 9事故预防与处理………………………………………………12 10附录…………………………………………………………12
球团系统工艺技术规程
(公司“工艺技术规程修订审批表”质量记录编号:QSR/4 801 203022)
1、总 则
马钢第二炼铁总厂有三座球团竖炉。1#、2#球团竖炉于2001年7月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80万吨,2005年3月由8m2改造为10m2,产能达到140万吨/年。3#球团竖炉焙烧面积10m2,于2004年5月建成投产,设计年生产能力50万吨,2007年11月由10m2改造为16.2m2,产能达到100万吨/年。造球用含铁原料以磁铁精矿为主,同时配用一定量的赤铁精矿。以公司高炉煤气作为焙烧燃料。精矿及膨润土经配料、烘干混匀、润磨、造球、布料、干燥、高温焙烧、冷却等工艺过程,加工为球团矿。同烧结法一样,球团法也属于一种人造富矿方法。对于高炉冶炼而言,高碱度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矿是一种较理想的炉料结构。我厂球团矿的质量应符合Q/MGB234标准。
球团竖炉常用技术参数及生产工艺流程分别见表1和附录1。
表1 竖炉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 1#竖炉 2#竖炉 3#竖炉 公称焙烧截面积(m2) 10(实际12.92 ) 10(实际12.92 ) 16.2(实际17.86 ) 导风墙通风面积(m2) 1.84 1.84 3.64 干燥床面积(m2) 19.4 25.1 35.17 燃烧室容积(m3) 15.34×2 15.34×2 26.84×2 喷火口数量(个) 23×2 23×2 28×2 燃烧室烧嘴(个) 2×2(直流式) 2×2(直流式) 2×2(直流式) 导风墙的宽度(mm) 764 764 1000
本规程是按照原料入厂和成品球团矿的技术质量要求,球团各工序的主要技术操作参数及其调整基准,生产技术操作的控制和管理而制定的,是球团生产技术操作和管理的法规,也是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依据,全厂必须严格认真按此执行。
2、原料准备
2.1 原料技术条件
球团生产所用原料包括铁精矿和膨润土。球团用铁精矿的化学成分和粒度组成应符合《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用原燃辅料技术条件》。
2.2 原料的验收及贮存
2.2.1 应按各种原料的技术条件对进厂原料进行验收。
2.2.2 进厂原料必须附有质量证明书和发货单,应标明:名称、产地、规格、化学成份、物理性能、重量、车号等,须逐项与实物核对、票物相符,验收后登记台帐。
2.2.3 无质量证明书,实物与质量证明书不符,混料或混有杂物的原料,不符合技术条件的原料,不准卸料,汇报厂调进行处理。
2.2.4 应按进料计划组织进料、卸料和进仓堆放,不应错料、混料,车皮应清理干净。
2.2.5 进厂原料在卸料前,应取样化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送有关单位。
2.2.6 中和料场要保持合理的原料储备,含铁原料和膨润土最小储备量应为三天的正常生产用料量。
2.2.7 进入中和料场的原料应分品种堆放,不得混堆。
2.3 配料
2.3.1 为了保证球团矿的化学成份满足高炉冶炼要求,各种原料的配比必须根据球团矿质量
要求来进行。
2.3.2 配料计划由厂生产安管部下达到分厂,分厂严格按规定配料比配料。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