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等教育公共课自考-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2025年高等教育公共课自考-0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近5年真题荟萃附答案
第I卷
一.参考题库(共80题)
1.恩格斯:“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理,就是历史。”
李瑞环:“我们的目标在哪里?动力在哪里?智慧的源泉,是非的标准,克服困难、坚持原则的勇气在哪里?统统在这里,在为人民靠人民之中。”
结合材料回答:
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依据是?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E、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3.哲学的性质有()。
A、非实用性
B、非功利性
C、智慧性
D、技术性
E、永恒性
4.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意义。
5.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磨擦生热,热胀冷缩
B、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E、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人的社会属性
B、人的生理结构
C、人的心理状况
D、人的自然属性
7.有位心理学家为了完成一项试验,招募被试者,要求其每天抽取一定量的血液,并且连续坚持十天。作为补偿,心理学家将给予其大量丰盛的食物和营养品,同时支付丰厚的报酬。结果有一个应征者兴致勃勃地前来尝试,一开始他并没有感觉什么异样,唯一特殊的地方就是每次抽血都是让他将手臂伸至一个狭小的窗口,他本人则看不到整个抽血的过程,只觉得有针刺入皮肤的感觉。于是,一天、两天、三天……尽管心理学家完全履行自己的承诺,被试者每天都不断地补充着营养,可也就是仅仅过了四天,他便再也坚持不住了,主动要求放弃报酬。实验不得不终止。当他离开的时候,其身体已经明显变的憔悴不堪,甚至连走路也不能自支,似乎真的像是大量失血后产生的贫血症状。直到这个时候,心理学家才笑着对他说:“我根本没抽你的血,相反每天都在给你注射葡萄糖。”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材料中“心理暗示”所反映的哲学原理。
8.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9.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简述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0.意识的本质是()。
A、人的精神的特质
B、人脑的机能
C、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D、一切动物大脑的功能
E、对客观世界直接感知
11.一鞋厂推销员甲到某国去推销鞋子,发现某国多数人不穿鞋,认为鞋子在此地不会有销路,就打道而回。另一鞋厂推销员乙也到这一国家发现同样情形,但他预测到鞋子在这里将大有销路,建议厂长依据该国人的脚形特点生产适用的鞋子向该国出口,结果该厂获利丰厚。
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的知识回答:
甲乙两个推销员面对同样的实际,所得出的两种相反的结论是什么?
12.试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
1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
B、人类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规律的实现
C、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改变社会规律
D、社会规律就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E、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4.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出发点是()。
A、阶级和阶级斗争史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