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doc

发布:2016-12-19约7.03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摘 要:本文深入探讨近年来在国内外污水处理行业得到普遍采用的几种发展模式,并且集中对bot 模式的发展现状,运营模式和风险控制问题做出分析。 关键词:水务产业 污水处理行业 发展模式 中国真正开始污水处理工程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3年建成的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26万吨,全部国内资金和国产设备,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污水处理厂。1983年开始,我国开始引进国外贷款,也带来先进设备和污水厂管理技术。1995年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日本协理基金的资金,及我国政府通过发放国债筹集的资金也投入到这里。 近年来,类似bot这样的商业操作模式在供水项目上开始实施,但大部分污水处理没有达到标准。过去政府管理体制有弊病,只注重建设不注重管理,市长只负责建设污水厂,运转却不负责。所以从设计、技术、设备都是越省钱越好,运转费用却不考虑。 1999年中国污水处理真正的大bot项目开始出现,代表性的比如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三河(辽河、海河、淮河)治理, 同时出现了很多专业bot公司,天津的创业环保、上海的友联、北京首创、安徽国祯等。两年左右时间,基本上小有发展,政府和官员概念也发生很大转变。 2002年12月,建设部发布《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允许外资和民营资本同时进入、公平竞争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项目。 这纸文件使得城市污水一举成为资本“新宠”。 1.发达国家发展模式 国际上大规模水污染治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50年代经济蓬勃发展带来60年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展开的,如英国的泰晤士河和欧洲的莱茵河等水系的污染和治理就是典型例子。至70年代末,美国投入了数千亿美元兴建了18000余所城市污水处理厂,英国、法国、德国各耗费巨额资金兴建7000至800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这些污水处理厂的投入运行对这些国家的水体污染改观起了关键作用,也为人类治理水污染积累了丰富经验。80年代,这些国家的污水处理水平又有进一步提高,兴建了一批具有脱氮除磷功效的设施,对水体质量改善和水环境保护起了重大作用。在这些国家排水行业发展过程中,先后都遇到资金短缺和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式。 1.1英国 1974年之前,英国的供水和污水服务由1000多个分散的实体提供。1974年,供排水服务按照自然流域来划分管理范围,合并成10个地区水务署。 在1989年《水行业法》颁布之后,10个地区水务署改制为10家上市公司,完全实现私有化。英国通过标准比较竞争(yardstick competition )和限价公式(rpi十k%)对水务行业进行了强有力的监管,企业效率高,水环境质量好。 1.2法国 法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所有权归属政府,政府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将排水设施的建设、运营权承包给企业,承包商由此可获得20-30年的经营权。 尽管资产归政府所有,但专门的私营水务公司在法国水务行业扮演着重要角色。私营企业提供服务,使水务行业的资产所有权和运营责任清晰划分。运营企业间竞争和合同的约束减少了行业内建立强有力的经济监管的必要性。 竞争结果使法国的私营水务公司有很强竞争力,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 1.3德国 德国很多的州和市政府拥有供排水公司。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水务行业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效果并不明显。近几年,由于欧盟提出更高的环境标准,水务行业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在这样背景下,德国部分城市也进行了排水基础设施私有化的改革,特别在首都柏林。 柏林水务公司是德国最大的供排水企业,1994年开始私有化进程,1998年柏林水务将49.9%的股权出售给由威望迪、艾威和安联组成的联合体,柏林市政府拥有其余50.1%的股份。柏林水务公司在财务上能够自给,水费收入足以支付污水处理及管网维护的所有费用包括还贷和折旧,在此基础上还有一定收益。 纵观国际上其他国家排水行业管理模式不难发现,无论政府主导,还是企业主导,排水行业经营主体都是资产量大、经营实力雄厚、对系统实施统一管理的大型组织。 2.国内发展模式 2.1集团化模式 通过改制组建供排水集团公司,以资本运作实现城市水务企业外向型规模拓展和管理、经营、技术、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成为当前我国水务企业经营模式改革的主流方向。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城市水行业中最早实施“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国有供排水企业。深圳市水务局于2001年12月将污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30多亿元资产整体并入自来水集团公司,组建了我国首家资产达60亿元的大型城市水务集团。 2.2建管分离模式 2000年12月,上海市水务局进行水务运营体制改革,在原上海市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