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防范.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德同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合伙人
牛凤国
2015年9月
概要
法律风险的概念与成因
法律风险防范的根本方法
项目投资风险
政治风险
合规风险
环保、知识产权和劳工风险
合同风险
诉讼/仲裁风险
2
一 、法律风险的概念与成因
3
什么是法律风险
法律因素或问题造成的风险
区别于商业风险、市场风险
政治风险:可能表现为法律风险
投资经营中的法律风险
直接投资 v 间接投资
交易过程中的风险
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退出过程中的风险
一 、法律风险的概念与成因(续)
4
法律风险的主要成因
对法律规则缺乏了解
不了解规则本身
不了解规则的实际影响
法律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对法律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
重结果而不重程序的工作方法
重“关系”而不重法律的企业文化
敢于在法律问题上冒险
一 、法律风险的成因(续)
5
不熟悉投资与经营环境
政治环境
法律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
缺乏应对法律问题的能力与经验
企业内部法律部门与人员
外聘律师
一 、法律风险的成因(续)
6
管理体制不适应防范法律风险的需要
决策过程不科学:家长制、一言堂
缺乏系统的风险防范体制
把国内经营方法和习惯搬到海外
缺乏有国际化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
二、法律风险防范的根本方法
7
切实落实企业法人制度和现代公司治理制度
淡马锡模式
新加坡政府是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
控股公司尊重境外子公司董事会的核心地位
通过派人参加子公司董事会来对子公司施加影响
不定期派人到公司或其子公司调查了解情况
二、法律风险防范的根本方法(续)
8
董事会决策制和高管向董事会负责制
各职能部门相互制衡
总法律顾问和法律部门的审核监督作用
通过对子公司董事会的控制,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间接控制子公司
总公司的领导不是子公司的领导,总公司的职能部门不能直接控制子公司的职能部门。
不能直接向子公司发号施令
二、项目投资风险 - 对方和合作方
9
慎重选择合作方
在项目启动前,对交易对方和合作方进行必要的尽职调查
主要人员的背景
资金、技术、规模、声誉
对方交易的商业目的
合作方的行业经验,与其它公司的合作经验
合作方是否有不良的社会背景
交易对方和合作方的履约能力
二、项目投资风险 - 项目立项
10
对项目的可行性作客观评估
商业方面
技术方面
法律方面
对项目成败有重大影响的各方(管理层、股东、债权人、工会)对项目持有的态度
政府批准的可能性
中国政府审批
东道国和其他国家政府的审批
严格按审查程序立项
二、项目投资风险 - 对投资项目尽量做全面的尽职调查
11
尽早启动尽职调查,循序渐进
除了对方提供的资料,也应关注可能从公开渠道或独立第三方得到的信息
调查内容:产权、资产、重大合同、东道国政府和 / 或第三方对交易可能行使的权利、项目运营、劳动关系、环境、健康、安全、税务、仲裁诉讼等
二、项目投资风险 - 交易结构
12
合理设计交易结构
资产收购 vs. 股权收购
东道国境内交易 vs. 境外交易
离岸项目公司
整体与长期持股结构
政府审批障碍
二、项目投资风险 – 对外担保
13
尽量采取项目融资
母公司提供贷款担保要慎重
母公司提供履约担保要更加慎重
二、项目投资风险 - 防范法律风险的主要合同方法
14
设立投资 (成交) 的先决条件
充分有效地利用声明和保证条款
对付款作出一些特殊安排(监管账户、留置款等)
设立合同调整机制 (包括对成交价的调整)
辅助合同的签署要与主要投资合同的签署相挂钩
三、政治风险
15
政局不稳、政权更迭
国有化、征收
直接征收
指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个人或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实行征用,收归国家所有的强制性措施
公共利益
正当法律程序
无歧视待遇
合理补偿
三、政治风险 (续)
16
国有化、征收 (续)
间接征收 (变相征收)
指国家对财产权采取的各种形式的干涉行为达到或实质性地达到征收的效果
三、政治风险 (续)
17
阿根廷对该国最大石油天然气公司私有化
三、政治风险 (续)
18
平安保险收购欧洲富通
三、政治风险 - 主要防范措施
19
慎重选择投资的东道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选择中国对其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
中国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保护条约
三、政治风险 - 主要防范措施(续)
20
搞好与东道国各级政府的关系,做好宣传与沟通工作
引进有影响的合作方
西方公司
东道国公司
多边国际机构 (IFC, ADB)
购买政治风险保险
合同中写入法律变化条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