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3044-2017 规模化羊场疫病控制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4-06约3.6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

B4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044—2017

规模化羊场疫病控制技术规范

TechnicalGuidelineofDiseaseControlinIntensiveSheepandGoatFarms

2017-10-25发布2017-11-25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3044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瑞良、胡莉萍、黄河、魏凯、闫振贵、彭军、柳洪洁、张慧、朱绍伟、万吉国。

1

DB37/T3044—2017

规模化羊场疫病控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规模化羊场疫病控制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疫病主要控制措施及控制和净化标准的一般技术规范及处理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境内从事羊的饲养、经营和生产,以及从事羊病防疫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596NY/T388NY/T682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151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DB13/T803羊场免疫技术规程DB34/T2352规模羊场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净道unpollutedroad

羊群周转、饲养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用通道。3.2

污道pollutedroad

粪便等废弃物出场的道路。3.3

羊场废弃物Sheepfarmwaste

主要包括粪、尿、尸体及相关组织、垫料、过期兽药、残余疫(菌)苗、一次性使用的畜牧兽医器械及包装物和污水。

3.4

生物安全biosafety

2

DB37/T3044—2017

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4疫病主要控制措施

4.1羊场建设的生物安全措施

规模化羊场建设符合DB34/T2352和NY/T682的要求,并按照NY/T5151的相关规定进行日常饲养管理。

4.2因人引起的疫病控制措施

养羊生产过程以及相关人员的活动应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减少病原体及其媒介同羊群接触的可能性。

4.2.1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维修人员需经严格消毒后方可进入。

4.2.2在羊场入口、生产区入口、羊舍入口、配料间入口设有消毒更衣设施。

4.2.3进入羊场的所有人员遵守卫生安全原则,经淋浴、消毒、更衣后方可入内。如无法进行淋浴,应更换洁净并经消毒的工作服、工作靴和工作帽等。

4.2.4羊舍门口的消毒池或消毒盆中应配有次氯酸钠等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工作人员进入羊舍前要经过洗手、脚踏消毒剂、穿工作服、工作靴。工作服不能穿出羊舍,工作服每周至少清洗消毒2次。

4.2.5不同羊舍的饲养员之间不应串舍,不同功能区人员避免流动。

4.2.6兽医、主管人员进入各类羊舍时,应按饲养日龄由小到大、由健康群到发病群的次序走访。

4.2.7搞好个人环境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经常进行生物安全培训,提高防范疾病的卫生意识。

4.3羊群因饲养引起的疫病控制措施

4.3.1羊群引种应从管理水平高、质量信誉好、具有种羊经营许可证、没有垂直传播疾病的种羊场引种,避免同时从两个以上种羊场引种,防止交叉感染。

4.3.2新进羊群经隔离检疫、健康检查,确认健康后方可入场继续饲养。有条件的应进行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防止将病原带入场内。

4.3.3进场后首先进行隔离观察,一旦发现疫情,立即进行处理。隔离饲养20d~30d确认无病后方可进入羊舍饲养。

4.3.4同一舍内饲养同品种、同日龄的羊群,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4.3.5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羊群日常观察、健康检查及病情记录,建立免疫和检查档案。

4.3.6羊群出栏后,安排15d以上的清洗、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