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循环水控制系统教程.doc

发布:2017-04-24约1.5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 组态软件应用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 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20 15 ——20 16 学年 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 报警组态 实验学时: 2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 2334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 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会使用报警组态构件。 2. 掌握报警定义的方法。 3. 学会设置实时报警和历史报警浏览窗。 4.掌握报警值输入窗设置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PC机,MCGS触摸屏,PLC,组态软件开发环境,各种控制对象等 三、实验过程 1、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设置数据对象“液位1”的上限报警和下限报警,分别设置为7和1,并要求在报警时分别显示“水满了”和“水没了”;对于“液位2” 和“液位3”进行同样的设置,只是报警值分别比“液位1”的大1和2;对设置过程进行截图粘贴,并新建用户窗口命名为“报警”。 2、在“报警”用户窗口中设置报警浏览构件(实时报警),要求能够显示液位1、液位2、液位3三个变量的实时报警数据,并对设置过程进行截图粘贴。 3、在“报警”用户窗口中设置报警显示构件(实时报警),要求能够查询并显示液位1、液位2、液位3三个变量的历史报警,并对设置过程进行截图粘贴。 4、在“报警”用户窗口中设置修改报警限值构件,要求能够修改并实时显示液位1、液位2、液位3三个变量的上限、下限报警值,并对设置过程进行截图粘贴。 5、在运行策略窗口中编辑报警运行脚本程序,并对设置和编程过程进行截图粘贴。 6、保存工程,要求以自己的十位学号开头,后面是“循环水控制系统二”(如命名为:1304201001循环水控制系统二),通过另存为“1304201001循环水控制系统二”,实现对工程的重新命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数值型数据对象有六种报警:下下限、下限、上上限、上限、上偏差、下偏差,请分析说明它们的含义。 答:MCGS嵌入版把报警处理作为数据对象的属性,封装在数据对象内,由实时数据库来自动处理。当数据对象的值或状态发生改变时,实时数据库判断对应的数据对象是否发生了报警或已产生的报警是否已经结束,并把所产生的报警信息通知给系统的其它部分。 2、请说明函数!SetAlmValue(液位1,液位1上限报警,x)中液位1、液位1上限报警的含义,并说明x的取值范围,及各个取值的意义。 答:!SetAlmValue(DatName,Value,Flag)? 函数意义:设置数据对象DatName对应的报警限值,只有在数据对象DatName“允许进行报警处理”的属性被选中后,本函数的操作才有意义。对组对象、字符型数据对象、事件型数据对象本函数无效。对数值型数据对象,用Flag来标识改变何种报警限值。 返回值:数值型,返回值=0:调用正常;0:调用不正常。? 参数: DatName:数据对象名。 Value:新的报警值,数值型。 Flag:数值型,标志要操作何种限值 具体意义如下:? =1下下限报警值; =2下限报警值;? =3上限报警值;? =4上上限报警值;? =5下偏差报警限值;? =6上偏差报警限值;? =7偏差报警基准值;? ? 实例:!SetAlmValue(电机温度,?200,?3),把数据对象“电机温度”的报警上限值设为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