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重新定义下一个巨头.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家装:重新定义下一个巨头
1.5万亿的家装市场,为什么难出巨头?
2014年下半年,互联网家装逐渐成为热议话题,也吸引到了众多投资机构前来布局。据统计,截至到现在,全国已有200多家互联网+家装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但目前的趋势是,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家装逐渐开始降温,二三线城市的开始崛起。
相比全国家装市场,200+显得并不多。然而角逐中,谁是下一个巨头,现在盖棺定论还早。 土巴兔CEO王国彬:活下去沉淀关键能力
今天,不管是O2O也好,还是互联网、供给侧改革也好,虽然有关于这些行业都有一定的浮躁性,但也从实践中得出了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它们都是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王国彬认为,“互联网+”之所以受到全民关注,背后有两点逻辑:
第一,互联网+不是今天才开始“+”,一直都在“+”。最开始IT+纸媒产生了新浪,+亚商通讯产生了腾讯,+零售产生了淘宝、京东。IT技术产业一直在改变产业,每当IT技术与产业结合的时候,巨头就产生了。整个IT技术改变产业是由轻到重的过程,透过历史看得见未来,IT技术会改进更重的产业。
第二,当前有一个重要的矛盾,是标准化的供给非常的泛滥,呈现过剩,而个性化、优质的供给却非常稀缺。家装有几万亿的空间,但优质的供给非常稀缺。这种矛盾之下,互联网+吻合了历史,符合了趋势。土巴兔一直在家装领域进行耕耘,经过多年深耕,不管是从数据指数,从用户规模还有从直接参与管理的线下的工地数,应该说都是行业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基于多年实践王国彬在分享经验时说,第一,要对产业进行深度分析。2008年,在创立土巴兔之前,王国彬分析整个家装产业链得出一个结论,当时整个家装产业链的上游,还没有一家家装的上市公司,年产值二十亿的产业非常少,超过40亿、50亿的企业凤毛麟角。为什么这么大的产业没有巨头呢?他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C端和B端过度分散,C端是用户,B端是施工队,是这个行业过去不可能出现很大寡头。过去业主找装修公司是基于周边的去找。二是因为行业具有特殊性,从业者都认为做口碑的成本远远大于做营销的成本,造成很多人不重视品牌。因此不会使行业高度集中,没有出现大企业。
第二,“互联网+”关键步骤就是想透彻自己的核心价值。分析了行业过去有什么样的缺陷,有什么样的痛点之后,接下来每一个创业者都要想明白,创业价值到底是哪一点,需要改变什么。
第三,当分析了这个行业,也想清楚了自己在哪一价值领域进行创新的时候,“互联网+”的第三个步骤就是搞明白创业的关键能力。任何一个领域关键创业创新,有两个最简单的办法:一是下一线,去了解行业现在怎么做,需要哪些能力。二是要去看历史,越创业越要对传统行业保持高度的敬畏之心,为什么他们犯错误,为什么有些坑没有迈过去,要与前辈多交流,就能知道这个行业需要哪些能力。三是产业能力。产业能力分为两个能力,一个是服务链能力,一个是供应链能力。
第三,找准自己的战略路径。很多时候,战略目标就是不断地满足、创造客户价值,在战略选择的时候就要记住战略目标,打法还是要活下去,沉淀关键能力。一上来就要做生态,这是很危险的。应该根据企业现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决定自己的战略路径的选择。所以我觉得活下去沉淀关键能力,这是适用于很多领域的创业者。 爱空间CEO陈炜:清楚自己的体力、实力,走出自己的节奏
中国注册在整个的登记的家装公司总共有20万家,而过去的一年,至今还在活跃的,目前只有10万家。这说明整个市场的容量没有变,中国的家装是过万亿的市场,订单每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这个行业里面,集成度、聚集的速度在加快,而这背后是资本的力量和互联网家装的力量在聚集。以前在北京市场说一个公司一个月规模三百单以上的公司凤毛麟角,一个月做三四千单更是没有听说过,现在随便问一下,一个月开五百单的企业有好几家。
这种情况之下传统的家装公司如何生存?如何定位?大家的出路在哪里?大家的路从何而走?
要“相信产品、相信系统,相信重度垂直”, 陈炜分享认为。中国1.5万亿的市场,20年的自由化的市场真竞争,但是这20年来最大的家装公司才多大?有家上市家装公司规模在20多个亿,他们上市那么长时间,上市还是20多亿,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和服务。用服务式的方式来做,就是规模不经济,规模越大,效率越低,管理成本越高。
第一,相信产品。“中国要诞生规模过百亿的公司,必须要用产品化的思维来做,把装修变成标准化的产品,无论是放在互联网来卖,还是在本城市来卖,才有可能达到规模化效益。”陈炜说。
所以从2014年,爱空间产品还没有上线的时候,他思考认为,推荐给客户的选择项应是有标准的。
此外,优秀的创业者本身就是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的理解,对于系统的理解应是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