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安市(赛岐)生活垃圾焚烧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研究报告
PAGE
1-
2025年福安市(赛岐)生活垃圾焚烧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与意义
1.国家政策背景
(1)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2013-2020年)》等,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国家政策鼓励各地区开展垃圾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针对生活垃圾处理,国家明确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求。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卫生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境保护要求,保障了焚烧处理设施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五年规划(2014-2018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要达到每日处理量1.5万吨以上,其中焚烧处理能力要达到每日处理量6000吨以上。
(3)为支持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发展,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了政策扶持。例如,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政策。此外,国家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信贷支持,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这些政策背景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福安市生活垃圾现状
(1)福安市作为沿海城市,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长。据统计,福安市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超过1000吨,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福安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以填埋为主,填埋场处理能力已接近饱和,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风险。
(2)福安市现有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较大,且填埋场周边居民较多,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和气体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此外,填埋场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现状,福安市亟需建设新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以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3)福安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较高,可回收物资源丰富。然而,目前福安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较低,大量可回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由于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尚不健全,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仅可以有效处理生活垃圾,还可以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促进福安市环保事业的发展。
3.项目实施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1)项目实施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填埋量,降低填埋场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同时,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转化为电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2)项目实施有助于降低大气污染。与传统填埋处理方式相比,焚烧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降低渗滤液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此外,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严格的净化处理后排放,有效控制了二噁英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空气质量。
(3)项目实施对水环境保护也有积极作用。焚烧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经过严格的处理,可实现达标排放,减少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同时,焚烧后的灰渣经过处理后可进行综合利用,如制作建筑材料等,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福安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绿色发展。
二、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定为“福安市赛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旨在体现项目的地域特征和功能定位。该名称简洁明了,易于传播,同时凸显了项目的核心内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2)项目选址位于福安市赛岐镇,该地区交通便利,靠近生活垃圾主要产生区域,有利于垃圾的收集和运输。赛岐镇作为福安市的重要城镇之一,其生活垃圾处理需求迫切,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和环保要求。
(3)赛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占地约100亩,周边环境相对独立,有利于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项目所在地地形平坦,便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此外,项目周边居民区相对集中,项目建成后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活垃圾处理状况,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考虑,赛岐镇作为项目建设地点,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前景。
2.项目建设规模及工艺流程
(1)福安市赛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采用先进的焚烧技术,确保处理效率和环保标准。项目总建设规模约10万平方米,包括焚烧炉、烟气净化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等主要设施。
(2)工艺流程方面,项目采用两炉一线的配置,即两台500吨/日的焚烧炉和一套烟气净化系统。生活垃圾首先经过预处理,包括筛分、破碎等,然后送入焚烧炉进行高温焚烧。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烟气经过湿法脱硫、脱硝、除尘等净化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